宣城市-首届大发审委的16个月-标哩哩商标注册

阅读:411 2019-01-26 09:25:03

春节将至,发审委换届的脚步越来越近,但首届大发审委依然在努力工作:下周将审核3家公司的IPO申请。

1月23日,是第十八届发审委委员拟任人选的最后一个公示日。

这意味着“超期履职”3个月的第十七届发审委使命即将圆满完成。

目前,第十八届发审委委员拟任人选共计21人,其中,上一届发审委员中的5人继续留任。

2017年10月17日履新以来,第十七届发审委无疑给A股的IPO审核带来了新气象,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首届大发审委履职以来的情况。

1 新气象 史上首届“大发审委” 第十七届发审委被市场人士称为首届“大发审委”,因为这一届发审委首次将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合二为一。

大发审委的前任分别是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和第六届创业板发审委,前后两任委员规模相差不大。

第十七届发审委的委员总数为63人,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的委员总数为25人,第六届创业板发审委的委员总数为35人。

主板发审委自1993年设立,创业板发审委自2009年成立。

按照当时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发审委委员每届任期一年,可以连任,但连续任期最长不超过3届。

此前,主板发审委通常在4月换届,创业板发审委通常在9月换届。

2015年5月,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届满到期,为配合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做好相关工作的衔接和协调,证监会决定延长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任期。

第六届创业板发审委随后也延长任期。

直到2017年7月,证监会对《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进行了修订,将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合二为一,并将连任期限修改为两届,并新设了发行审核监察委员会。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建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并发审委、提高委员更换频率,实际上都增加了证券发审的“寻租成本”。

史上首任大发审委带来了哪些新气象呢? 2 最严格 撤单潮现,过会率仅63.98% 自大发审委2017年10月17日首次“开审”以来,任期内共计审核了261家IPO企业(统计截至2019年1月24日),其中167家企业通过审核,另外有14家企业在公布发审会日期后取消审核,通过率仅为63.98%。

具体来看,发审委任期之初,单月审核IPO企业数在22-42家之间。

自进入2018年2月,单月IPO企业审核数量骤减,此后每月审核数量均不超过20家,最低单月审核低至5家。

上任以来,大发审委平均每月审核上会企业数量约为16.31家。

从单月审核通过率来看,2018年1月的通过率仅为42.86%,为全年最低;2018年11月的过会率为90%,是2018年全年最高。

2019年1月至今则有5家企业上会,4家顺利过会,1家暂缓表决。

证监会官网显示,2018年全年共有217家企业主动撤销IPO申请,撤单潮在2018年3月达到了巅峰,一个月内多达79家企业撤销IPO申请,而2017年全年仅有146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因为2018年审核趋严,导致越来越多“不自信”的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

此外,也与2018年年初发布的“IPO被否3年内不许借壳”重组新规不无关系。

如果企业IPO被否,在3年之内就不能借壳上市,但是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那么企业就多了一个借壳上市的方式。

由此可见,大发审委审核趋严不仅是市场的共识,也是铁的事实。

另外,2018年6月,证监会在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增加了针对IPO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保荐人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的条款。

其中规定,当保荐人保荐的企业上市首年即出现亏损,监管部门将自确认之日起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并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但尚未盈利的试点企业除外。

这一举动明确了保荐机构的责任,提高了保荐项目的质量。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第十七届发审委严格执行审核标准,工作成果显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吕随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届发审委审核严和监管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善有关。

自2018年以来,监管层多次要求规范金融体系、加强清理、加大力度去金融杠杆,那么IPO审核要求自然会相应提高。

同时,市场的流动性趋于紧张,以致后期IPO审核速度放慢。

大发审委审核的261家IPO企业中,49.43%欲登陆主板,32.95%欲登陆创业板,17.62%欲登陆中小板。

哪个板块通过率更高呢? 数量最少的中小板凭借最高的通过率胜出。

换届以来,大发审委审核了46家中小板企业,其中36家顺利过会,通过率为78.26%。

主板和创业板的通过率则低一些,分别为62.79%和58.14%。

对于新三板转战A股IPO的企业,大发审委并未给予“特殊待遇”。

261家IPO企业中,62家企业曾为新三板企业,过会率为54.84%,低于总体过会率。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普遍关注过会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近一年的净利润水平。

IPO日报初步统计,主板过会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中位数为1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1.58亿元;创业板过会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中位数为6.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1.01亿元;中小板过会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中位数为10.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1.73亿元。

3 高效率 最多月审42家,堰塞湖消解 除了审核严,首届大发审委工作也极为勤奋和高效。

第十七届发审委上任前,IPO申请排队企业多达585家,接近600家,其中,已过会41家,待审企业544家。

本届发审委卸任时,292家企业在排队,包括已过会29家,未过会263家。

大发审委加快审核步伐的举动功不可没,据统计,大发审委任期内最高单月审核了42家企业。

受益于严审核的标准,第十七届发审委任期内,不少申请IPO的企业主动撤回材料,再加上任期初审核效率高,IPO排队企业数明显减少,困扰A股多年的IPO堰塞湖得到缓解。

截至2019年1月24日,经第十七届发审委审核并已经上市的公司有134家,实际募资总额为1623.98亿元。

4 铁包公 12人审核通过率不足60% 公开资料显示,63名大发审委由42名专职委员和21名兼职委员组成。

其中有33位来自证监会系统和交易所。

另外21位则来自国家相关部委、高校以及金融机构,其中,国家部委6名、高等院校6名、科研院所2名、证券公司4名、基金公司1名以及保险资管机构2名。

另有9人来自会计所和律所,律师事务所5名、会计事务所4名。

截至2019年1月24日,有11名委员审核的企业家数超过了50家。

从通过率来看,12名委员的通过率不足60%,其中,上交所产品创新中心总监助理付冰审核21家仅通过9家,通过率为42.86%。

陈闯和张建伟的通过率亦只有51.11%、51.61%。

在发审会上,这届发审委很“较真”,对企业所处行业发展、企业经营现状和持续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考察,现场问询详细、全面且专业,基本每家企业会问询四、五大方面的问题,每个方面涉及4、5个小问题,合计多达20多个问题,包含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关联交易、毛利率、内控制度、税收、专利、诉讼、独立性和募资用途等内容。

5 悲喜剧 化学制造业通过率高,11个行业“无一生还” 再来看看本届发审委审核的结果。

从行业来看,261家上会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称“电子设备制造业”)上会企业最多,为36家,过会率为66.67%,略高于总体过会率。

有趣的是,此前IPO日报初步统计,正在IPO排队中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也最多。

另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上市公司2018年作为并购方参与了超过380单并购,数量位居榜首。

另外,还有五个行业上会数超过10家,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从过会率来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十分亮眼,被审核的16家企业有15家顺利过会,过会率高达93.75%。

一位投行研发部人士对IPO日报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总体市场较大,行业范围较广,共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及日用化学产品制造8个子行业。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对IPO日报表示,作为企业,如果所属行业太小导致成长性有限也不容易过会,但化工行业总体比较大,分类较细的同时保证在细分行业处于龙头,会给发审委员的印象更好,有可能增加成功率。

与此同时,IPO日报初步统计,大发审委审核的企业中,有11个行业无一家过会,共计15家企业。

在11个行业中,大部分行业仅有一家企业上会。

不过,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3家上会企业,批发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均有2家企业上会,皆没有过会。

6 新委员 踏上IPO审核新征程 目前来看,本次拟任的新一届发审委委员共计21名,较第十七届发审委大减2/3。

其中有10人来自证监会系统(证监会仅有1人,其余为地方证监局的代表),3人来自交易所系统(全部来自深交所)。

并无来自国家相关部委、高校以及券商、基金等机构的委员。

剩下8人来自会计所和律所,律师事务所5名、会计事务所3名。

对比第十七届发审委,不难发现,来自律所和会所的委员比例整体有所上升,从17.46%上升到新一届的38.1%,证监会系统的比重则稳中有升,从28.57%上升到47.62%。

新一届拟任委员中,已经有80后的身影,来自深交所的周辉委员生于1980年,是拟任名单中最年轻的委员。

对于换届后的IPO市场环境和IPO审核风格,吕随启认为,和2018年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因为客观因素和市场环境未发生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则认为,未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落地对IPO市场是利好消息,企业有更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选择。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DF387)。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