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商标注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生理团队:青春落地生花 创新回报大地-标哩哩商标注册

阅读:238 2019-04-26 20:10:11

中国发展网记者高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首先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业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

花生玉米宽幅间作、花生单粒精播、花生绿色高产……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生理团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破解了粮油争地、人畜争粮、增产与减肥矛盾、高产与优质难以协调等长期困扰农业生产现实的重大问题,实现了稳粮增油、高产优质、绿色增效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写进丰收里。

这支青春奋进的团队,不仅用科研创新回应现实关切,他们还积极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民交朋友,为基层解烦忧,真正让成果落地生花,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大局。

据不完全统计,相关研究成果已累计推广1.35亿亩,新增利润 174.7亿元。

农民认账的成果:创新宽幅间作,增效20%以上 增产增效是农业永恒的主题。

该团队创新的粮油均衡增产种植制度,以宽幅间作的特点为老百姓熟知,最具号召力的,是其突出的增收效果:亩均增效20%以上,对于种粮,这是一笔较大的收入(单纯种植玉米一般亩均效益不足千元)。

能算出帐来,并且能让农民兄弟认账的成果,就是好成果。

因其有效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稳粮增油,被国务院列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技术措施,连续2年列入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主推技术。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适应性广,是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作物。

我国食用油脂自给率不足35%。

发展花生是保障油脂安全的重要途径。

但是面对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花生种植面积不断萎缩。

山东是粮油生产、畜牧饲养大省,但从2000年以来,主要油料作物花生的面积减少了280万亩,每年需要进口或从外省调入数百万吨饲料用粮和榨油原料。

怎样才能拓展花生种植空间,破解这一“粮食怪圈”,促进粮油协调发展,团队带头人万书波认为这正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坚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从粮油争地中跳出来。

万书波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展了麦油两熟、玉米花生间作种植制度研究。

一是针对黄淮海地区光热资源单季有余双季不足的特点,系统研究麦油两熟双高产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创建了两熟制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支撑了我国花生面积持续扩大。

二是为缓解粮油争地和土地用养矛盾,创建不同生态区玉米花生间作适宜模式,创建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全程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较纯作玉米节氮12.5%、提高土地利用率10%、增效20%以上,开辟了稳粮增油、拓展花生种植空间的新途径,回应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正是由于关注生产实践,该团队特别注重系统化创新。

以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的创新模式为例,不仅创新了这一栽培模式和技术,还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劳动力紧缺的关键制约,研制了间作一体化播种机等配套机械,方便田间管理作业。

这一贴心的全程机械化模式,深受种植大户的欢迎,也促进了这一成果的快速推广。

创世界高产纪录:创新单粒精播,引领花生种植技术变革 以前,农民播种花生,为了保障出苗率,总是每穴两粒甚至三粒种子种下去,可这却往往并不能带来期待中的高产、丰收。

顶着“低产作物”的帽子,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一直不高。

直到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团队创造出单粒精播技术,突破了长期以来的产量瓶颈,连创高产,单产纪录先后跨越600kg、700kg二大台阶,创出实收亩产782.6kg的世界纪录,实现20万亩示范区亩产过千斤,带动全国花生单产水平逐步提升,引领了我国花生种植技术的重大变革,连续4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连续7年被列为山东省主推技术。

单粒精播等技术在印尼和苏丹试验示范,同样效果显著:比当地技术增产1倍以上。

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的闪亮名片,为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该团队针对花生连作障碍、覆膜早衰、一穴多粒播种群体质量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花生产量形成机理与高产途径,以单粒精播为核心,配套钙肥调控和“三防三促”群体质量精准调控技术,创立了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节种20%、增产8%以上,连续3年实收亩产突破750kg。

高产与优质如何两全,历来是农业生产的难题。

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消费需求的细化升级,对高产优质的协调需求更加迫切。

据悉,我国花生种植面积约7500万亩,但生产中油用、食用不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制约了花生产业效益提升。

花生含油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50万亩播种面积。

该团队创建了花生品质评价基础标准,解析了花生品质构成及内在关系,明确脂肪、蛋白质、油亚比等指标的变异幅度和分布区间,建立花生品质信息数据库,创建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油用花生》和《食用花生》行业标准,成为我国花生品质评价基础标准。

首次完成中国花生品质区划,为花生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以品质和产量协调提高为目标,建立脂肪与蛋白质定向调控技术,建立优质专用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高油、高蛋白攻关田亩产油脂和蛋白质分别比对照提高22.3%和24.1%,实现了高产条件下的品质定向栽培,实现了产量与品质协调提高。

引领花生产业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用青春接力创新火种,把蓬勃的土地留给子孙后代 扎根大地,寄情深远。

该团队在进行创新攻坚时,也特别关注生产种植对土地的影响,努力实现减少化肥应用、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地活性,把蓬勃的土地留给子孙后代。

花生带状轮作技术可取代休耕和轮作,实现种地养地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麦—玉米单一种植结构带来的可持续生产力下降问题、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等;土壤钙离子活化技术有效提高了土壤的可交换钙离子浓度,提高了籽粒饱满度。

农业科研条件艰苦、周期长,只有一代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青春接力、创新攻坚,才能推动我们的农业发展不断向前。

万书波扎根花生领域科研创新近40年,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已经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团队青年力量的成长。

目前,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团队16人中,9人有博士学位,11人为副高级以上职称,40周岁以下成员占团队的50%,40-45周岁成员占团队的18.8%。

团队自2008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2018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省专利二等奖等奖项4项,万书波研究员获得2018年度何梁何利奖。

团结协作,担当创新。

丰硕的成果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2018年,团队对于花生抗逆信号调控获重要突破,阐明了活性氧信号途径的重要作用机制,论文发表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SCI影响因子12.149,实现了省农科院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影响因子10的突破;团队立项课题9项,其中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建设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主持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各1项,总立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授权专利13项,其中国际专利7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70余项,研制农业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2项。

(责任编辑:DF398)。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