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国内教育信息化知识产权保护第一案 鸿合科技被诉1.43亿元专利侵权索赔-标哩哩商标注册

阅读:264 2019-01-29 08:49:19

因为“改变命运的那一块屏”,之前一向低调的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在2019年正成为资本市场和媒体舆论关注的风口产业。

近日,教育信息化“一哥”视源股份旗下的视睿科技以4项教育智能交互平板产品专利被侵权为由,起诉鸿合科技及其子公司深圳鸿合,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销毁侵权专用模具及相关产品库存,并赔偿1.43亿元。

该案公开后,引起科技界、法律界、资本市场和媒体的热切关注。

针对外界关心的一系列焦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扬教授等多位专家。

专家表示,这场诉讼是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索赔规模最大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也是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空前提升后国内企业的标志性案件。

专家进一步表示,在当前国际竞争加剧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趋严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必须真正重视研发创新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只有让积极投入科技研发的企业能获得法律的保护,将侵权者的违法成本显著提升,才能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真正提升。

知识产权须被尊重,两巨头因“那一块屏”对簿公堂 “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的需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当前国内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的大背景下,视源股份诉鸿合科技涉嫌专利侵权的案件将进一步引导市场更加尊重知识产权,更好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李扬指出:“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变得空前重要,成为政商学界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内在创新的需要,中国企业原来是以加工制造为主要特点的外向型经济形态,现在这种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如果没有创新,现在要参与到国际竞争是不可能的,从国家领导人到司法再到企业,都已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是来自国际因素的影响,保护知识产权的当前趋势是国际国内一体化,世贸组织的成员可以提请世贸组织对不遵守知识产权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制裁,这个对我们的压力也比较大。

” 近几年,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国家领导人去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也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

国家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升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01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专利法修正案(草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尊重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来自《中国知识产权报》的最新报道,2018年我国专利权人维权意识显著提升,侵权发生以后,专利权人发出“要求停止侵权的律师函”“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行政处理”的比例分别达到37%、29%和26%,比2017年分别提高7、13.5和12.2个百分点。

李扬告诉记者:“近年来作为市场主体的国内企业,已经看到了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近一两年的专利诉讼案例,包括通讯行业的华为、中兴,无人机领域的大疆,以及这次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视源,都可以看出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正在加强”。

一位最近案源爆满的知识产权资深律师也提到:“近半年来全国各大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都特别忙,之前国内企业专利维权的成本很高,但随着国家法制环境越来越好,企业也越来越愿意通过法律手段,对作为自主创新类科技企业生命线的‘知识产权’进行维权。

”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秘书长陈胜杰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重视不够,比如把别人的硬件买过来拆开,进行一定的改造就标榜为自我品牌;把别人的软件拿过来,修改几个关键代码就号称是自主创新。

利用别人的技术成果不是不可以,但首先要尊重别人在技术研发上的巨大投入,尊重知识产权,而不是未经许可就直接拿来赚钱。

只有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相反,如果不尊重知识产权,不惩罚肆意侵权者,‘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就变成一句空话。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罕见地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别人已经创新,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得到别人的许可,付钱就行。

如果我们重做一遍,做完一遍,也要得到许可,还是要付钱,这是法律。

” 产权保护聚光灯下专利侵权代价提升成大趋势 李扬告诉记者: “知识产权学界有种说法,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

以前国内由于专利侵权赔偿额小,侵权也比较容易,造成部分企业违法成本很低,为了商业利益去冒险。

但是,近年来法院对于专利侵权判赔的金额越来越高,这都说明了司法对专利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这也给创新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表示,未来国家在专利保护方面加大判赔力度、提高侵权成本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记者查阅视源股份公告和广证恒生等相关研报显示,自创立以来,视源股份专注于研发和品牌这两个微笑曲线最高的关键环节,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投入巨资。

2018年,视源股份员工人数超3000人,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达到60%。

截止2018年8月末,视源股份拥有授权专利超过2400件,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专利申请数量居广州企业首位。

记者为此事采访了视源股份副总裁庄喆,她表示,视源一直以来在研发和创新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此次诉讼中关于“水雾问题”的两个专利为例,这个技术问世之前,水雾一直是“这块屏”在不同气候环境下教室场景中使用的痛点,东北和偏远山区的孩子和老师们在冬天上课开机时,由于机体与外界冷热差距导致显示屏内产生水雾,需要等20多分钟水雾才会散去,严重影响教学。

经过视源研发人员长达1年的反复实验,最终通过对屏幕透气结构改造,避免了水雾的产生,解决了这一痛点。

记者就诉讼事件也尝试采访鸿合科技,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回应称:“将按照监管机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 有专家表示,目前鸿合科技到底是否有专利侵权行为,还要等法院的最后裁决。

专利和专利诉讼的数量是判断行业是否爆发的重要指标。

去年,华为起诉三星,高通起诉苹果,包括此次视源起诉鸿合,都有一定的必然性。

这可以看作是高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核心技术比拼的火热化。

对于一家创新型企业来说,对核心技术和核心专利的保护是高点竞争。

这两家企业的专利纠纷也说明教育信息化产业已经进入竞争激烈的爆发增长阶段。

IPO路上的“拦路虎”,多家公司因专利诉讼倒在敲钟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纠纷诉讼主角之一的鸿合科技,目前正在IPO排队,且正处在上市冲刺的关键敏感节点。

根据记者梳理,近年来不少企业就因为专利诉讼倒在了上市前夜。

一位资深券商保荐人代表(下称“保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监管层对拟上市企业的审核越来越细,越来越严,如出现关键性的司法纠纷,对企业IPO有非常大的杀伤力。

“专利诉讼已经成为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的重点。

”这位资深保代认为。

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条也称,对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其在用的商标、专利等。

资本市场上,2016年以来,因专利纠纷诉讼而造成上市搁浅的案例并不少。

2018年初,方邦电子在IPO材料申报半年后,遭到来自拓自达的专利纠纷诉讼。

虽然法院一审驳回了拓自达的诉讼请求,但方邦电子IPO申请却被证监会否决。

2017年,聚利科技在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受理的同日,遭到另一家公司起诉其专利侵权,导致聚利科技上市搁浅。

同年,永安行IPO获准后不久,就遭到美籍华人顾泰来的“发明专利侵权”起诉,上市被迫暂缓,直到在法院一审判决其不涉侵权后IPO才重新启动。

上述资深保代指出,在企业IPO发审过程中,如果出现专利纠纷,可能引发监管机构对拟上市企业独立性、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产生质疑。

如果专利纠纷涉及核心产品,影响会更大,“因为核心产品所使用的专利技术存在争议,直接影响持续盈利能力。

”该保代认为。

在本次诉讼中,目前涉及的索赔金额为1.43亿元。

李扬表示,在中国专利索赔领域,1.43亿元金额并不算多,但在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这个是目前索赔规模最大的专利纠纷案件。

“按照一般的判断,这个量级说明原告认为其专利的价值较大,被告的侵权获利较大。

” 他还告诉记者,确定专利赔偿金额有四个标准:一是看权利人的损失;二是看侵权人的获利;三是看许可费的合理倍数;四是依据法定赔偿。

“司法是讲求证据的,如果你有证据证明损失有那么大,法院也会比较支持权利人的请求。

” 根据鸿合科技招股书,其涉诉的智能交互平板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15年的43.72%增加至2018年上半年的64.49%。

诉讼请求的1.43亿元赔偿金额相当于其三年半归母净利润的33.6%,占到其2017年归母净利润的70%。

一旦败诉,鸿合科技不仅要支付巨额的赔偿金额,更重要的是停止制造、销售、许可销售相关智能交互平板产品,并销毁侵权产品的库存以及生产侵权产品的专用模具等。

这对鸿合科技无疑是重大创伤,其能否顺利登陆A股也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DF392)。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