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有一种贫穷,叫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空闲时间还大把抓。
有一种富有,叫顺天应时,一年四季劳作也不觉得累,红红的钞票鼓足腰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全面推广“菜篮子”工程大背景下,赤峰市组织和领导当地农民打破命运桎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搞蔬菜种植,经过20多年勠力奋斗,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彻底改变了模样。
“1个棚脱贫,2个棚致富,3个棚奔小康” 4月中旬,天气乍暖还寒,赤峰大地的树木刚刚吐绿,松山区夏家店乡上水泉村成栋的暖棚内,却是果红叶绿,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18亩地玉米的收入还不如采摘1茬西红柿挣的钱多。
这个设施农业,对我们农民来说,太好了,我们村的人都喜欢这个事儿。
”52岁的村民高艳芬在自家暖棚里,一边采摘西红柿,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她身后,垂直生长的西红柿藤蔓窜上了高高的棚顶,羞红脸的西红柿在肥硕绿叶的衬托下,煞是好看。
前两天,她家刚采摘了1茬西红柿,收入1万多元。
再过两三天,还能采摘一茬出售。
每天见钱的日子,让高艳芬心里乐开了花。
这打心眼儿里冒出来的幸福感,来自设施农业。
2008年,上水泉村在政府主导下开始发展设施农业搞蔬菜种植。
当年,全村只有30多户人家尝试着放弃旱地种植,建起暖棚。
很多人家处于观望状态,高艳芬家也一样。
她家当时有4口人,夫妻俩种着18亩地,1年玉米种下来,满打满算收入万八千;大儿子在市里当水暖工,年收入有六七万;二儿子大学尚未毕业。
这样的收入,在当时也算好光景。
但是,随着国家扶持设施农业政策的年年加大,当地政府服务越来越好,棚户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观望的村民开始主动申请建暖棚。
2017年下半年,高艳芬家贷款15万元,建起2栋共3亩地的暖棚,种植西红柿。
到2018年底,2茬西红柿种下来,高艳芬就乐得合不拢嘴:纯收入30多万元。
她家不仅还清了贷款,还用富余的钱,买了辆10多万元的家用轿车。
现在,高艳芬的大儿子干脆水暖工也不干了,回家也干起了大棚种植。
“设施农业活儿不累,西红柿一年种2茬,虽然每年收购行情不一样,但是再低的价格也挣钱。
我们防虫用粘虫板,很少打农药,生产的西红柿是绿色的,都卖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了。
那里的人爱吃我们的西红柿。
”快人快语的高艳芬笑着说,以前西红柿都是散卖,客商把车开到田间地头收购。
2013年,村里种植西红柿成规模了,客商开始常年驻村收购。
一些村民靠着帮棚户采摘西红柿,给客商分拣西红柿,每个月都能挣到不少钱。
不出村就能挣大钱,这活儿人们当然乐意干。
近几年,上水泉村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不再外出打工,家家搞起了设施农业,种植西红柿等蔬菜。
松山区大庙镇公主陵村依靠发展设施农业,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村民组团在市里团购了楼房和轿车,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
这件事,也成为当地的美谈。
行走在赤峰市各个设施农业种植区,常听村民说同样的话:“1栋暖棚脱贫,2栋暖棚致富,3栋暖棚奔小康。
” 这是农民的切身体会,也是对赤峰市20年来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实现最初愿景的高度概括。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截至2018年底,设施农业已在赤峰市全面开花结果,成规模的设施农业园区主要集中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宁城县、松山区、喀喇沁旗等南部旗县区,农民因发展设施农业而获得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昔日被撵出门,今天奉为财神 “我们园区现有暖棚4822栋,棚户1500户3000多人,种植面积达2万亩,是整个蒙东地区暖棚单体面积最大的地区。
”站在松山区大庙镇公主陵设施农业园区高高的观景台上,园区主任王景生介绍说。
极目远眺,一栋一栋大棚连片成区向远处伸展,蔚为壮观。
对这片园区,王景生付出汗水,充满深情。
2007年,身为大庙镇农业站站长,他和农业、水利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受命来到这里,推广发展设施农业。
“当年,这里荒山秃岭,一刮风两头不见人。
我们天天待在山上,征地、规划水电路,饿了啃馒头,渴了喝凉水,节假日根本回不了家。
”说起当初的情形,王景生像是回忆一场情节生动的电影,笑眯眯的。
“土地不好征,农民不理解,根本不知道设施农业是个啥。
”王景生说。
夏家店乡副乡长夏艳波也回忆:“政府工作人员去秦家营子村推广时,被村民撵出了村。
” 回想当初看现在,夏艳波感慨万千。
可是,为了远景宏图,为了让农民走出贫困实现富裕,所有硬骨头都得啃。
“我们软磨硬泡,苦口婆心做工作,想尽办法解决困难,总算征好了地。
政府出资把水、电引到山上,把路修上来,并且夯实好建设大棚的土墙。
”王景生讲述道。
政府先期无偿投入,资金从哪来? 赤峰市积极争取,得到中央、自治区对设施农业扩大生产规模专项资金的支持;市、县两级政府拿出专项配套资金,整合涉农项目,集中财力支持设施农业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
“农民自己花钱的地方,是出钱搭棚架,买棚膜、覆棚棉被等。
算下来,建个90平方米的暖棚,也要投入四五万元。
这对当时的农民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
”王景生说。
农民没钱投入,怎么办?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协调银信机构,降低利率,投放设施农业专项贷款,为农民减负。
资金问题解决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认识,让他们看到设施农业发展前景也是工作重点。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到山东寿光、辽宁凌源等设施农业发展较早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
所有的心血,都不会白付出,农民的认识日渐提高。
“2007年学习回来后,结合生态移民扩镇项目,征地500亩首建的100栋暖棚全部分到了农民手里。
” “政府花钱请来寿光、凌源的技术员,手把手教农民怎么种植西红柿。
” “冬天夜间降温到零下20多度,我们半夜开车跑到市里买回木炭,挨家挨户敲门送到家。
” “第一年千辛万苦,大家摸索着干,农民虽没多大收益,但也没赔钱,算是成功了,我们的心也落了地。
” …… 随着王景生娓娓道来,赤峰市倾全力支持,众多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设施农业开疆拓土、艰苦奋斗的景象宛在眼前。
“从100栋到4822栋,每栋暖棚里都有王主任的脚印,”2010年后,大棚种植西红柿收益连年见涨,一个曾经看见王景生就躲的棚户说出了掏心窝子话,“王主任是我们的财神”。
2015年,公主陵设施农业园区建起了产地蔬菜批发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客商云集于此,争相抢购被称为“绿色水果”的西红柿。
2016年,园区提档升级,升格为社区管委会,王景生被任命为主任。
新的使命下,他又开始筹备建设西红柿酿酒厂、秸秆回收厂等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握有科技武器的农民有了新身份 “十年九旱,年年春旱。
”这是赤峰人对当地气候条件的形象描述。
其实,这也是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
“旱”,不是贫穷、懈怠的理由。
赤峰人瞄准时机,向设施农业集中发力。
2004年,赤峰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全市农业生产资源现状出发,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首先在南部7个旗县区重点专项推进。
宁城县位于赤峰市南部,是该市最早发展设施农业的旗县。
20多年过去了,宁城县设施农业成绩骄人,一组数字足以说明。
“46”:设施农业面积达46万亩;“24”:年纯收入达到24亿元;“4700”:全县农民年人均实现收入4700元;“4”:“宁城黄瓜”“宁城尖椒”“宁城番茄”“宁城滑子菇”享誉全国,已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3”:53个蔬菜产品获绿色、有机产品认证。
看着这组让人赞叹的数字,穿梭于“一肯中辣椒”“八肯中圆茄”“汐子韭菜”“黑里河川亿袋食用菌”园区等6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不由得切身感受到了棚户那发自心底的舒坦劲儿。
宁城县设施农业的发展进步,就是赤峰市发展的缩影。
发展设施农业,是一个农业发展创新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培训农民转变观念的大实践课堂。
设施农业,演绎着传奇和美丽,很多棚户在实践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周振利,51岁,一肯中乡万家营子村人,是宁城县最早发展设施农业的尖椒种植户之一。
他家种出的尖椒,3个就达1斤多重,年纯收入早已过10万元。
像其他棚户一样,他家的暖棚早就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智能温控放风机、电动卷帘机可以自动调节暖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电动小推车可以在狭长的过道自如传送蔬菜。
这些机器,把棚户从最初耗时的劳作当中解放出来。
有了空余时间,周振利就经常受邀去各地搞培训。
只此一项,月收入可达万元。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
赤峰市其他最早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好多像周振利一样,从最初的“被培训”华丽变身为培训他人。
他们在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中,都已成长为新时代下掌握科技的新型农民,靠科技,靠设施农业,走上富裕路。
走得早,也走得好。
赤峰,绿浓菜香处,有棚乃乐,正是时时、季季收获喜悦时。
春色关不住,大棚绿正浓。
春去夏来,几场风雨后,大地万物勃发,绿色赋能赤峰发展高质量美好图景已然来临。
(文章来源: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