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21日晚间,步长制药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就5月13日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中的问题进行了答复。
其中,步长制药对外界普遍较为关注的销售费用、研发支出、高毛利率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持续教育及研究导致药企销售费用普遍较高 步长制药在回复函中提到,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例较高属于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而销售费用中主要类别基本为市场费用。
公司的销售费用主要为市场推广类费用,这与公司销售主要采用专业化学术推广,通过自有营销网络实现产品销售的模式是相适应的。
由于药品的专业性较强(尤其处方药产品,更需要专业化的推广),公司通过组织专业的学术推广会议有助于让医生更详细准确地了解药品的适应症、作用机理、药物禁忌以及最新研究动态等,减少药品的错误使用,保障诊治效果。
2018年度公司总共组织市场活动 19,000余场次,参与人数 500余万人次;组织市场调研23,000余场次,参与人数300余万人次;组织学术交流活动20,000余场次,参与人数140余万人。
市场推广是医药行业主要的销售手段,各大公司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类费用占比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公司亦将市场推广作为促进销售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公司市场推广类费用占比在合理区间范围,符合行业特点。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根据Wind显示,步长制药2018年度销售费用总额为80.36亿元,较上年度82.87亿元的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03%,销售费用率为58.81%,相较2017年度下降了1.16%,2019年一季度,步长制药销售费用总额为17.07亿元。
在医疗行业上市企业中,步长制药2018年度销售费用率行业排名下降为第15名,销售费用在医疗行业上市企业中的排名下降为第3名。
2019年一季度,步长制药销售费用在医疗行业上市企业中的排名再次下降,位列第6名。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研发支出方面,Wind显示,自2016年上市3年来,步长制药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4.59亿元、5.53亿元和5.76亿元,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位列行业第三。
↑数据来源:Wind 佐证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及疗效 关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问题,步长制药在回复中表示,经公司自查,丹红注射液不存在媒体所报道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质量问题。
丹红注射液是由公司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注射剂,经符合国家要求的上市前研究获准上市,2002年11月30日取得药品注册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
步长制药在回复中提到,一直以来,公司持续对丹红注射液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丹红注射液质量再评价研究、丹红注射液安全性研究、丹红注射液有效性研究等。
丹红注射液质量再评价研究包括针对丹红注射液进行原药材质量及生产过程的控制,生产全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各工序所有工艺参数、设备操作参数均自动限定在规定范围内;持续开展丹红注射液基础研究,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质量与风险控制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结构明确成分、所测成分、指纹图谱体现成分均高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规定的“689”标准。
对降压物质、高分子物质、聚合物等安全性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效确保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结合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均一性,持续进行丹红注射液相关质控方法的研究,多张指纹图谱、高分子物质、过敏试验、异常毒性试验等均已进入公司控制标准。
自 2009 年起,公司联合研究机构,依托国家课题,分别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合作,对丹红注射液开展了上市后的医院集中监测安全性研究。
结论表明丹红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属于偶发、罕见型,停药或处置后均可缓解、消除,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有效性方面,步长制药表示,依托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作为总负责单位,实施开展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大品种药物 IV 期临床试验及新药临床试验审评研究技术平台”,公司承担了子课题之一的“丹红注射液Ⅳ期临床试验研究”(2011ZX09304--07),根据总体部署重点建立“已上市中药注射剂”的规范化上市后再评价方法与体系。
另外,从 2012 年初开始对丹红注射液说明书范围内涉及的主要疾病开展了 2,700 余例的有效性研究。
该研究涉及的临床试验分别委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作为相应适应症牵头单位,在国内 20 多个城市百余家三级甲等中西医医院科室开展。
另外,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显示,在临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中,化学药品占82.8%、中药占16.1%。
其中中药注射剂在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占比54.6%,化学注射剂在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占比66.7%。
可见,无论是中药还是化学药品,都存在着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比大这一现象,且与化学药相比,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占比并不高。
毛利率水平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当 回复中,步长制药根据公司目前药品主要涉及治疗领域(心脑血管、妇科用药、泌尿领域),将公司各领域药品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结果表明,心脑血管领域同行业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步长制药该领域产品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相当;妇科用药领域和泌尿领域产品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相当。
同时,公司近两年毛利率变动较小。
实际上,从行业上来看,医药行业的单一产品毛利率较高并不罕见,原因与新药研发前期投入大、成功率低,回报率较高有较大的关系。
新药研发周期长,一个新药从新药发现(1~2年)、临床前研究(1~2年)、临床研究(5~6年)和注册审申报到审批上市(1~2年),研发周期约为8~12年,而一般的专利周期20年,新药上市后专利剩余平均不到10年。
(注:研发周期时限来源于:Drug Discovery Today(根据FDA的时限,结合中国实际开发周期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略有调整。
) 研发成功率非常低,从临床I期到最后通过批准上市的总成功率仅为9.6%,10个进入临床的药物,仅有1个能最终上市。
新药研发需要巨大的资金,且由于全球新药管线中处于后期阶段的项目越来越少,研发成本逐年上升。
(注:成功率数据来源于兴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Clinical Development Success Rates 2006-2015》) 由于新药研发前期成本较高,投入较大,且周期较长,后期定价随之提高,国内药企回报率较高,导致毛利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DF05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