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三年内仅新增一项境内发明,让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生医疗”)每年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与研发成果看上去不相匹配。
数据显示,2016~2018年,祥生医疗研发投入分别为2826.68万元、3311.58万元、4134.5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93%、12.19%、12.65%。
事实上,由莫善珏家族实际控制的祥生医疗在创业之初曾陷入侵犯商业秘密的诉讼中。
而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祥生医疗多位核心技术人员均有在相关公司从事技术工作的经历。
7月11日,祥生医疗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表示,除已披露的专利外,公司尚有160多项专利在申请中。
公司及其子公司自主研发系统软件,已获得软件著作权62项。
此外,公司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获得了30多项科研荣誉,拥有市场认可的研发成果。
近三年研发产出低 在祥生医疗的介绍中,公司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实力可谓“金光闪闪”。
根据祥生医疗日前发布的IPO招股书,公司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及相关技术提供商,长期专注于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可为国内外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战略合作伙伴等提供各类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开发服务,辅助医师进行疾病检测和病情诊断。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多年来作为牵头单位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用超声诊断探头部件及系统研发”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乳腺三维超声容积成像系统及面阵探头的研制”项目的研发工作,三次承担了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的科研工作,两次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并承担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科研任务。
祥生医疗对于科技研发的重视从其研发投入方面也可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祥生医疗及其子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8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2.40%。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6人,分别为HONG WANG(王鋐)、赵明昌、陈建军、王勇、张勇和诸晓明。
2016~2018年,祥生医疗研发投入分别为2826.68万元、3311.58万元、4134.5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93%、12.19%、12.65%。
祥生医疗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组成。
2016~2018年,祥生医疗职工薪酬分别为1666.07万元、2193.09万元及3094.9万元,占研发费用的比重分别为58.94%、66.23%及74.85%。
此外,2017 年,公司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了股权激励,核心技术人员合计间接持股2.46%,占公司所有员工股权激励数量的46.24%。
根据公司方面介绍,截至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合计获得境内外专利165 项,其中境内已授权发明专利41项,境外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外观设计专利58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祥生医疗境内已授权的发明专利中,仅有1项发明专利于2016年8月申请,其他发明专利均在2016年以前申请。
即近三年来,祥生医疗仅有一项境内授权发明,其余均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
祥生医疗境外已授权的4项发明专利则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申请。
“若研发进程遇到技术阻碍导致研发失败、研发技术无法有效转化为产品,或公司研发的产品达不到预计效果,可能未来不能给公司带来销售收入,从而使得公司收入和利润受到影响。
”祥生医疗方面坦言。
除了发明专利与高昂的研发投入不相匹配,祥生医疗在主营业务上的单一也预示着企业似乎要加强技术研发。
祥生医疗IPO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全数字彩超、黑白超及技术服务。
2016~2018年,祥生医疗彩超收入分别为1.25亿元、2.05亿元及2.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5.01%、75.61%及82.3%;黑白超收入分别为3676.07万元、4408.64万元及4776.3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02%、16.23%、14.61%。
“公司目前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收入和利润来自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及其相关技术服务,如果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发生不利变动,可能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产生波动影响。
”祥生医疗方面表示。
就此,上海证券交易所在问询函中要求祥生医疗说明,彩超和黑白超的技术难点差异,黑白超是否属于被替代或淘汰的产品,并就发行人是否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等发表明确意见。
对于产品结构相关问题,祥生医疗在回复本报记者采访中表示,首先超声医学影像设备为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司需保持技术专注;其次,超声医学影像技术应用拓展潜力巨大,各领域产品设计思路、功能配置存在显著差异,虽内涵均为超声医学影像设备,但临床需求的显著差异化使得产品结构并非单一;最后该市场空间巨大、增速较快,完全可满足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空间。
曾涉不正当竞争 研究不难发现,祥生医疗实际控制权掌握在莫善珏家族手中。
报告期内,莫善珏、莫若理、陆坚三人合计持有公司94.68%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莫善珏与莫若理为父女关系,莫若理与陆坚为夫妻关系。
截至报告期末,莫善珏担任公司董事长,莫若理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陆坚担任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
1996年1 月至2017年8月,莫善珏先后任祥生有限总经理、董事长、执行董事;2017年8月至今,任祥生医疗董事长。
2002年8 月至今,莫若理历任祥生医疗国际部经理、国际部总监、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兼任祥生医疗董事。
祥生医疗前身为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系江苏宏丰集团公司、莫善珏等8名自然人于1996年1月30日共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各方均以货币形式出资。
而值得注意的是,据相关媒体报道,无锡祥生医学影像及其创始人莫善珏、吴荣柏、顾爱远曾因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侵权被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鹰公司”)告上法庭。
根据最高法的二审技术鉴定结论和法庭调查查证的事实,莫善珏、吴荣柏、顾爱远曾为海鹰公司的单位主管B超探头和主机技术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关系掌握了海鹰公司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守该商业秘密。
但这三人却允许祥生公司使用其中的背衬材料配方等4项商业秘密,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且祥生公司明知上述违法行为,仍使用该商业秘密,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构成与这三个人的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最高法作出终审判决:祥生公司及莫善珏、吴荣柏、顾爱远立即停止使用海鹰公司的4项商业秘密,并承担保密责任,赔偿海鹰公司经济损失51.6万元及利息。
对于上述诉讼事宜,祥生医疗相关负责人回应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海鹰的诉讼已按照判决履行完毕,截至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签署时间,不存在知识产权或产品诉讼情况。
无独有偶,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祥生医疗多位核心技术人员均有在相关公司从事技术工作的经历。
其中,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HONG WANG 曾担任飞利浦系统设计工程师、王勇曾担任深迈瑞医疗技术经理、诸晓明曾担任迈瑞医疗硬件开发工程师。
对此,祥生医疗回应表示,HONG WANG 于2012年自Philips North America, LLC 离职时未签订竞业禁止协议,诸晓明于2012年自迈瑞医疗离职时未签订相关竞业禁止协议。
王勇于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间担任北京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迈瑞”)技术经理,签署了竞业限制协议。
根据王勇与深迈瑞于2006年10月11日签署的《员工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王勇对深迈瑞的竞业限制义务应于 2012 年 4 月 16 日起解除。
王勇于 2013 年 5 月入职公司,担任发行人研发中心系统部高级经理,王勇入职发行人时,其对深迈瑞的竞业禁止义务已经解除。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