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商标注册-5G研报:已成国家战略 智能手机不再是移动金融唯一渠道-标哩哩商标注册

阅读:185 2019-07-19 20:10:08

5G是什么?与4G有什么差别 5G即5th-Generation,意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从技术方面来说,5G有三大特征:高速度、大容量和低延时。

5G提供的峰值速率能达到10Gbps 以上的带宽,相当于实现1秒下载1部电影。

如果说4G时代,网络下载速率是开通10条车道、时延10毫秒,那么5G时代就相当于开通了100条车道、时延仅为1毫秒甚至更短。

由于网络架构的重新构建,5G所传输的数据是海量的,并且这种延时是无感的,从而达到应用端性能的全方位提升,这对交易量巨大的手机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移动性、用户感知速率、峰值速率、传输时延、连接数密度、流量密度以及能源效率将是未来衡量5G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

图片来源: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 另一方面,随着5G应用的普及,未来对流量的需求量将大幅提升,单位比特的传输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千分之一,运营商的降费时代也将到来,无限制流量套餐将大行其道。

据了解,中国移动已在部署实施网龄计划,推动要素定价。

其27日发布的首款5G元素电话卡,流量定价为每天1元1GB。

同时,随着数据传输资费的降低,企业的运营费用将有效改善,运营效率将大幅提升。

为何5G如此重要? 从理论上来说,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将大幅提高。

简言之,无论是劳动力还是资本边际产量都将大幅提升。

因此,提高科技水平成为提高生产率的根本途径,而5G技术在金融业的发展与应用将成为行业事倍功半的重要竞争力。

全球争相布局5G 与以往不同的是,5G时代有望形成全球统一标准,这意味着5G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

越是领先发展越有可能成为全球5G统一标准,从而掌握创新技术的话语权。

因此,自2013年起,全球56个国家纷纷开始布局5G领域。

全球5G赛跑排名 图片来源: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全球5G赛跑报告 根据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全球5G赛跑报告”显示,得利于行业驱动力和政府支持,中国以微弱优势领先全球,成功位列5G发展的第一梯队。

据了解,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28家企业声明了5G标准专利,我国企业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0%,位居首位。

而在全球商用5G的国家中,截至6月底,美国AT&T运营商率先实现了20个城市的覆盖,在现阶段覆盖范围最广。

报告还显示,开启低、中、高频频谱无线应用组合将是5G发展的竞争关键。

中国5G发展时间表 图片来源: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全球5G赛跑报告 5G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5G已经成为政府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加速经济发展。

据IHS Markit在2018年发布的《5G经济:5G技术将如何影响全球》显示,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全球5G价值链自身就将创造3.5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

5G颠覆垂直行业,企业将重新洗牌 随着我们不断突破无线技术的界限,新型产品和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5G保安、远程手术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大效能,我们的消费方式和金融服务模式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

正如,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在达沃斯论坛所说 “5G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消费者技术”。

同时,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智能终端加快传输速度、容纳更多终端以及低延时形成的灵敏反应,还能融合多种ICT技术,加快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医疗、金融等垂直行业重新洗牌。

这将进一步迫使银行无论是在内部运营方面,还是在客户服务方面进行大规模改革。

一些银行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纷纷与三大运营商基于5G展开合作,引入智能风控、布局远程出纳、开启语音支付等多个金融服务领域。

随着5G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融合,从计费、消费到支付方式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定制化计费模式崛起 伴随5G网络的建立,5G微型传感器和设备的普及,5G与云端的实时连接,定制化计费模式时代即将诞生。

由于5G创造了一个设备连接无处不在的世界,越来越先进的金融科技将提供无摩擦、个性化的支付技术,甚至形成一个支付的全新时代。

例如,停车计费将根据大数据及物联网识别出客户属性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若是老用户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根据本次和以往停车时长等大数据设置一套一级价格歧视定价模型,从而达到差异化定价的目的,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物联网消费时代到来 在物联网的环境下,透过实体对象感知互动服务模式,实物可自动发送消费请求,并通过直接联机至商店后端系统完成相关支付程序,形成消费-支付-物流等一系列数据信息的自动传递与串联。

打个比方,垃圾桶接入物联网可以读取被扔垃圾牛奶盒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从而自动将牛奶加入到消费者的购物车里,若一定时间内不取消订单将自动发起购买-支付-核实信息等一系列消费操作。

这大大减少了消费步骤,为生活提供了便利。

智能手机≠移动金融的唯一渠道 5G能实现身份识别与资金转移的超低延时无感交互,通过ID-Mapping等弱信用验证技术将用户的强弱ID关联,高效完成支付过程。

Visa在2016年夏季奥运会上,通过非接触式戒指已经使无感支付成为可能。

2017年Visa研发出可穿戴式的支付贴纸,只需贴在皮肤上直接敲击贴纸即可完成付款,而消费者的付款消息将以数字代码形式呈现在贴纸上。

实际上,穿戴式贴纸是与消费者的手机银行APP绑定,通过绑定可穿戴设备并开启交易功能实现无感支付,并通过远程关闭设备支付功能来避免丢失或盗用的可能性。

智能可穿戴设备支付将大当其道 5G加速物联网发展,未来将形成万物智能的世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可穿戴设备支付将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支付方式。

根据Gartner估计,2020年将出现超过250亿个联网设备,思科执行官John Chambers推测5年内全球物联网的商机将有19兆美金规模。

到2019年,预计全球将有2.25亿台可穿戴设备和联网设备上市,较2018年增长26%。

IDC 6月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950万台,同比增长34.7%。

其中,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25.5%,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达到84.6%。

未来金融业将不仅仅通过5G智能手机满足用户需求,还将通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或虚拟现实等各种方式满足各类人群的金融需求。

支付服务也将延伸到新渠道,包括可穿戴设备与云端建立实时精细化链接通过NFC支付功能便捷高效地完成交易,而不是在设备上进行指纹传感器或面部/手势识别。

据Visa和PYMNTS关于《物联网与支付体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消费者愿意使用这种全新的无人收银支付方式,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是阻碍部分消费者使用互联设备进行购物的主要因素。

5G无线电波传递,使声音、数据、视频传输变得异常便捷。

视频银行或将替代电话银行,微信银行迎来进一步创新 未来,客户可以通过视频银行办理开户、签约、缴费、汇款等常用业务。

同时,重要的视频通话可被记忆并储存,并通过视频回看,解决金融服务需求。

此外,被储存的视频未来还将有可能作为新型有效法律取证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

渣打中国早在2017年1月就推出了视频银行服务,通过远程客户顾问视频交流满足客户所需的银行服务。

另一方面,由于5G应用终端通信手段的革新,微信银行也会根据微信的变化迎来进一步的创新。

全息影像客户服务 现有的以文字、语音、微视频为主的互联网社交形式,将会被由5G网络、超高清视频和VR/AR/MR/XR等技术相融合所创造的超高速、超高清、虚拟现实的沟通方式取代。

未来智能可穿戴便携设备与金融机构的交互或将通过全息影像实现客户服务,客户将感受到真人交互,这将是颠覆性的体验。

视频传播/AR互动 在视频移动化、资讯视频化和视频社交化的趋势带动下,视频营销已成为品牌营销新风向。

将品牌或产品价值信息点植入到视频短片中,通过共鸣元素与品牌主张或产品信息进行高度结合。

这种模式极具吸引力与传播力,可在用户中形成病毒式的传播模式,有效拉新促获。

5G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底层基础,加速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发展。

个性化和私人情感银行业务体验-个人银行助理 如果未来的应用设备能记录多维数据(包括应用程序、照片和文档、支付甚至地理位置等数据),金融机构将可以利用5G的可靠连接性和云计算来开发新产品。

例如,银行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认知计算和机器学习来开发个人银行助理,这些助理可以扫描云中有关客户生活和财务行为的所有数据,从而产生每日支出限额。

银行业务云运营模式 银行业务通过云端数据交互、洞察和分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并制定客户细分策略和提供优惠计划,达到制定化服务的目的。

打个比方,一般情况下,如果客户临时需要到网点换汇提现,部分网点由于外汇额度紧张无法当天办理。

但银行通过上云运营管理网点数据并实时更新,可实现网点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手机银行根据客户地理位置、临近网点排队情况及窗口办理时长,推荐购汇提现建议网点,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

物联网金融-打造安全、便捷的全新业务模式 5G时代下,物联网金融将重构以主观信用体系所代表的传统金融,通过客观金融信息,打造新型智能化嵌入式风控,实现对客户的精准借贷、精准风控,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惠普金融。

物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对比 资料来源:方正证券 其中,传统的动产融资业务将受益于征信体系、区块链技术及物联网金融,通过实时监控企业质押物信息数据,有效解决了由于“信息孤岛”或信息不对称出现的重复质押、空押现象,降低权属金融风险并解决信息传递的信任问题,有效提高借贷效率,实现信息、资金和实体三大价值的最大转化。

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动产资产达到50万亿至70万亿元,金融机构每年短期贷款余额30万亿元左右,其中动产担保贷款仅有5万亿至10万亿元。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动产担保贷款占短期贷款总额的60%至70%,发展较为滞后。

未来,物联网金融一旦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将解封百万亿级的动产融资市场。

物联网金融 据无锡银监分局初步测算,银行开展线上物联网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将提高信贷管理效率4至5倍,人均成本比传统动产质押融资业务降低70%至80%,综合成本较市场同类型产品低20%。

此外,如若将差异化定价与物联网金融相融合,银行利润将大幅提升。

2018年10月国际标准组织物联网标准分技术委员会通过了由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无锡物联网金融研究院以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导的动产质押物监管的物联网金融服务系统国际标准提案,这标志着中国领衔编制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国际标准。

未来,物联网金融的应用场景将不仅限于动产融资、汽车金融还将扩展到租赁、保险、以及投资等多类金融场景当中。

5G加速开放银行服务升级-推动数字身份落地 开放银行的本质其实是推动价值回归到消费者手里,以客户为中心共享信息。

未来开放银行的最终形式将是由客户掌握访问和共享信息的权利,信息应该属于客户,而不是银行,这将开启一个更透明的世界。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有价值的金融数据只有金融机构能够获得访问并查看,而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融合发展,银行将根据客户需求逐步开放数据访问权限,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体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被视为后端服务提供商。

打个比方,银行的金融数据就好比是私人病例,客户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案,需要把病例公开给其他专科医院(例如金融科技公司),而银行也将根据你的授权把病例数据公开,以便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作为一个客户,你将通过其他机构访问这些数据,而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身份信息是分散的,但随着信息通过5G技术不断交互传输,更加立体的数字身份也将呈现在眼前,如银行提供交易信息、微信提供社交信息、医院提供健康信息、游戏提供娱乐信息、公共交通提供出行信息。

通过整合这些不同属性的碎片化信息将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身份,信息越完整身份呈现越3D化。

而数字身份的应用将最大化释放用户数据价值,让信息共享以及互信程度大幅度提高。

利用开源技术,推动平台合作 目前,虽然银行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必然趋势,但仍有部分银行因为缺乏专业技术,无法实现先进的分布式计算架构,无法承受高昂的人工智能成本。

打破传统垂直领域封闭式的网络架构,利用开源技术,通过较低成本迅速占领市场,完成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推动生态合作将是未来金融行业的一大趋势。

安全与便捷 5G时代下,运营商可利用5G网络切片能力,为垂直行业提供服务质量有保障的虚拟专用网络,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特定需求,但伴随线上线下逐渐模糊的边界,网络空间攻击将会穿透虚拟空间,直接映射到物理终端。

因此,监管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控制力。

此外,我们还将面临另一个问题:如何平衡隐私安全与便捷性?在5G网络的高速传输下,我们在获得更多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意味着丢失了隐私数据的掌控权,隐私泄露的渠道将越来越多,无论是终端APP、智能物联网设备还是可穿戴设备。

2018年1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00多款APP的个人信息收集和隐私政策情况展开测评,发现所测的APP全部涉嫌过度收集或使用个人信息,隐私数据安全风险无处遁形。

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但仍然无法避免隐私数据非法滥用的问题。

监管政策应尽快颁布个人隐私数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也应加强对系统数据的隐私设计。

展望6G 在2018美国移动世界大会上,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表示6G将迈向太赫兹(THz)频率,同时会引入基于区块链的动态频段共享技术。

6G将达到多网络融合,形成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连接世界,甚至会进入到更复杂的层次中。

现阶段已有企业开始研发“纳米天线”,换句话说就是把小基站嵌入到手机里,以便实现基站无处不在目的。

同时,人工智能将完全应用到手机端。

据专家估计,下一代6G手机可能将在2030年至2035年之间问世。

希望以上这些技术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开花落地,小编在此坐等全息技术科幻大片真实上演!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责任编辑:DF376)。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