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我们想尽快把厂子搬过来。
”8月5日,睢县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区制鞋产业园,一批来自雄安新区的客商向记者介绍说,“自和睢县签完投资协议后,每天都想到这里看看,看着心里才不急。
” “我们已经从外出招商转为客商上门了。
”睢县产业集聚区负责人欣慰地说,“现在陪客商参观厂房已成我们的日常工作。
”2017年至今,仅来自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三台镇扎根睢县的制鞋企业就有120多家。
“中原鞋都”制鞋产业无中生有 睢县是传统农区,选择什么样的主导产业一度成为睢县发展的难题。
2011年,睢县县委、县政府决定跳出睢县,寻找与睢县相契合的机遇。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被称为“候鸟经济”的制鞋产业,在浙江、福建、广东、重庆、成都、河北等地均有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布局,而在中原地区,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却没有成型的鞋业生产基地。
紧盯这一机遇,睢县通过立项将制鞋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从福建晋江转移到睢县并发展壮大的河南华莹鞋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企业和睢县的主导产业都是制鞋产业,搭上这个‘顺风船’,如今我们做得顺风顺水。
”第一批来到睢县的河南华莹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世军说。
2012年6月,睢县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中原制鞋基地的思考与建议》,从产业基础、建设机遇、承接载体、用工保障、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六个方面对睢县发展制鞋业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睢县发展制鞋产业顺承产业转移的“天时”,拥有东西交会的“地利”,具备劳动力资源的“人和”。
2013年7月,睢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中原鞋都”系列商标。
从此,开启了举全县之力盯准制鞋业发展的新航程。
“妈妈式服务”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以服务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睢县发展的关键! 优化招商、兴商、安商环境,睢县实行“五个一”工作制度,对投资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主抓、一套班子跟踪服务、指定一名首席服务官、一抓到底。
同时,施行新建项目在土地征用、拆迁时与群众零接触,在办理手续时与职能部门零接触“两个零接触”服务保障制度。
企业融资有困难,睢县组织银行到企业参观,在车间召开融资洽谈会。
面对土地“红线”,睢县积极开展土地整治、盘活土地存量、提高用地效率。
为优化吸引人才的环境,睢县为企业员工提供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房产购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府“红利”。
随着“睢县服务”“睢县环境”“睢县速度”在制鞋行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睢县制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
2015年,睢县相继获得“中原制鞋产业基地”和“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称号。
“链式招商”打造制鞋全产业循环供应链 一双普通的运动鞋,仔细拆分之后可以分为数十个零部件,单纯一家工厂无法满足全产业链生产的要求,睢县锁定制鞋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全产业链招商”,突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链式招商、多元引进、抱团入驻、集群发展,完善产业配套。
2017年6月,睢县在河北安新县举行招商引资推介发布会,当场签约项目19个,65家企业与睢县签署合作协议。
随后,一次次招商推介会,一拨拨客商考察行,密集进行。
2019年4月8日,作为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商丘睢县中原鞋都国际鞋业高峰论坛在郑州成功举行。
论坛期间,睢县成功签约鞋业项目合作协议30个,总金额达86.3亿元。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制鞋关联企业成功转移至睢县120多家,三台镇排名前十的企业5家已入驻睢县。
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南晋江、北三台、中睢县制鞋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对新兴制鞋产业基地睢县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睢县确立了在承接中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引导已落地企业自我技术革新。
2017年,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睢县建成,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开展产品质量检测、质量纠纷仲裁、产业发展引导等,提高综合能力。
2018年,睢县实施“三大改造”项目总投资3.94亿元。
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嘉鸿、特步鞋业智能化改造后,产能较以前提升100%。
随着“三大改造”进程加快,睢县建立了河南省保健鞋工程研究中心,足力健、多威、十只狼等自主品牌也相继涌现。
2018年11月,睢县代表商丘市参加河南省智能制造观摩点评并获得黄淮四市第一名。
目前,睢县已拥有投资亿元以上制鞋企业120多家,年产能突破1.5亿双,配套能力超过90%。
睢县相继获得全省产业集聚区“十快”第一名和“河南省优秀产业集聚区”称号,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中成功跃升至第14位。
(责任编辑: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