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近日,第六届中国亚欧安防博览会召开,会议集中展示智慧科技在推进公共安全创新发展的成果。
聚虹光电受邀参会并在博览会展示了新一代的远距离高清虹膜、人脸识别终端受到业界关注。
聚虹光电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虹膜识别终端在远距离、广覆盖环境下,完成的识别速度、成像质量、识别精度,将远距离虹膜识别的用户体验和识别成功率推向了行业新高度。
在安防技术领域,虹膜识别技术被认作是除DNA外“最高精度的生物特征”。
一般来说,人脸识别往往只能适用于万级人群,但虹膜则可以适用于千万量级甚至亿级,更安全可靠。
但由于虹膜与人脸相比图像尺寸小,远距离识别存在难以对焦、成像不清晰的问题,因此,远距离虹膜识别一直是行业内的关键技术难题。
2018年,聚虹推出的第一代远距离虹膜人脸多模态识别设备JH-R,实现了在0.5-1m的距离采集高质量的双眼虹膜图像;0.5-1.5m的距离采集高质量人脸图像,并获得专利授权。
今年亚欧安防博览会上,聚虹光电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远距离高清虹膜+人脸识别终端JH-FAR 1500,新产品在镜头、传感器、云台等核心部件专门针对虹膜定制优化,具备全方位自动追踪、秒级识别速度、建库级成像质量、千万级识别精度,相较前一代远距离虹膜人脸二合一设备,实现了全面升级。
该产品在远距离虹膜识别的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场展示来看,可以实现在1.0--1.5米远,2秒完成虹膜识别;秒级自动追踪定位捕捉虹膜;建库级高清晰虹膜图像质量。
产品应用方面,无需主动配合,扫一眼即识别通过;设备可水平360°无限位旋转,可实现虹膜人脸采集同步,多特征融合识别,全天候、高强度、抗冲击、防腐蚀。
聚虹光电负责人介绍:“要在1~1.5米的距离,采集面积不足1平方厘米的虹膜,细密的虹膜纹理宽度不足1/10mm,难度非常大,聚虹采用激光传感器信息采集与红外成像模组采集信息做数据融形成3D虹膜数据集,利用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算法复原焦点位置的清晰虹膜图像,成像清晰度完全满足公安部虹膜建库标准,是业内首次将计算成像技术在远距离虹膜采集系统上实用化。
” 聚虹光电表示,公司自主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与虹膜定位跟踪算法,配合宽动态人脸摄像头,在各种复杂环境光照下都能采集到高质量的人脸图像,可以在用户非协作、无感知的情况下精确指向虹膜区域,完成虹膜图像的采集与识别。
专门定制的全金属外壳,抗冲击,耐腐蚀,支持设备全天候使用,所有关键部件全部集成,体积小巧,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快速部署。
这项虹膜技术应用融合了光电传感、高清成像、自动伺服、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成像技术,将远距离虹膜识别的用户体验和识别成功率推向了行业的全新高度,也标志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
据悉,聚虹光电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极少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虹膜公司,同时也是中电子、中电科、中国国际金融产业资本等国家级科技央企的股权投资与战略合资单位。
其自有品牌和OEM产品,在国内公安、安防、金融、军工、社保、汽车、VR、医院等领域都已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并销售到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
(责任编辑: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