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8月23日消息,2019黑马5G产业加速服务大会今天在无锡隆重举办。
智芯原动CEO崔凯、特斯联科技副总裁谢超、希迪智驾副总裁应龙、佰才邦研究部副总裁周明宇参加了本次峰会的论坛环节。
创业黑马首席内容官卢旭成是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以下为经i黑马编辑过的演讲节选: 卢旭成:我们通过媒体和外面的传播,还是把观点传出去,主题是《5G物联新挑战》,有请各位先自我介绍一下自己和公司。
崔凯:大家好,我是北京智芯原动CEO创始人崔凯。
智芯原动经历了三个历程,2010年,我们开始给华为海思在视觉监控芯片里提供核心的IP授权,现在,已经在全球视频监控领域占了70%的市场份额。
2014年,我们不再做单一IP授权的工作,开始做边缘计算、物联网的产品解决方案。
2019年,我们在中国的智慧停车车牌识别相机市场有45%的市占率,同时我们推出了停车云平台,把更多停车数据连接到了云平台,为中国出行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数据。
谢超:大家好,我是特斯联的谢超。
特斯联是智慧场景的服务商,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最终要把整个场景进行完全的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改造。
我们的定位是更接地气、更落地,把我们的技术和方案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上。
应龙:大家好,我是来自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应龙。
我们公司对外简称是希迪智驾。
我们在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方面均有布局。
未来的产业发展和5G息息相关。
周明宇: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佰才邦的周明宇。
我们生产的产品是支撑各位5G业务的基础设施,也即是4G和5G的基站。
在4G时代,我们把产品推广到全球600多个网络中。
目前,我们的专利数突破了400件,其中100件是PCT;我们还拥有两个国际标准主席的职位,技术上领先一筹。
我们在4G时代就开始探索在室内部署小基站,让大家的4G接入无所不在。
5G时代,由于频谱和用户需求等各方面原因,围绕小基站的创新将更多,包括开放的无线接入、边缘计算等等。
希望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够让5G和垂直行业的合作发挥得淋漓尽致。
5G与场景结合下的新挑战 卢旭成:假如5G和各位公司的场景结合,场景改变,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崔凯:我们做智慧停车的云平台,每天,中国车辆在停车支付或者识别的场景接触高达3-4亿次。
我们做图像识别在前端的差错率大概在千分之三,如果结合在云端利用更复杂的算法模型提升前端的识别准确率,可以把中国停车识别日差错总次数从百万级的差错降到几万级。
那么建立全国停车云平台运维中心的整个建设成本、服务成本将会大幅下降。
谢超:我听了很多嘉宾分享5G通信连接的优势。
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
关键问题是5G来了以后,连接哪些设备?这是需要我们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到底,哪些设备要用5G连接?谁去铺设和承担成本?怎么去运作? 要实现万物互联,在现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有百万级、千万级,甚至是百亿级的设备需要升级。
为什么升级?为了数字化,为了实现场景的数字化。
实现数字化的目的是什么?有了数据,我们才能够对线下场景的智能分析找到数据支撑,进而去实现智能化。
这是通过5G+物联的数字化需要去解决的具体问题。
那么不可能一下子把场景完全实现数字化,也没有必要。
优先级是什么?这是5G到来之后,这是做行业或者是做场景数字化实践的企业要思考的问题。
特斯联的经验是,依据技术的成熟和不同场景的具体需求开始,优先去解决那些原来依靠人工无法完成数字化的部分。
应龙:在诸多行业当中,5G应用有很多的潜力。
在自动驾驶行业,5G给大家展示了最丰富和最实用的场景。
我们是在立足智能的同时,在道路和城市方面部署了车路协同的设施。
相比其他行业应用,可靠性是最大挑战。
因为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跑着,延迟会影响安全性。
在5G真正到来之前,车联网的标准是欧洲标准、美国标准。
5G之后,大家都可以在大的框架下,发展车路协同的产业或者自动驾驶产业。
但高可靠性是我们企业和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周明宇: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天有一个链接是“你身边的5G”,显示了5G基站的覆盖情况。
大家知道实现5G完全覆盖需要多少基站吗?4G时代,运营商的基站有300万个。
4G时代,假设一个基站是6万元,上千亿的投资。
在5G时代,有人评估表示5G基站价格将是4G基站的4倍以上;而考虑到5G时代的频谱较高等因素,为了达到同样的覆盖,基站数目需要增加几倍。
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只采用传统的商业模式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商业成功。
在我看来,全中国无处不在的5G的信号需要3-5年以后才有可能实现,是一个可以长期投入的事业。
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第一,我们需要考虑5G业务的商业模式,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
目前,大家的话费大约是100元不限流量,已经很低,未来流量费用可能进一步下降。
那么,运营商从哪儿能赚到钱?最核心的解决方案是基础设施的创新。
所以,我们与客户一起提出了开放5G接入网架构的方案。
采用该架构,未来5G基站的设备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并且运营商的采购成本将不断下降,还能把5G应用直接跟5G的基础设施相结合。
这样,可以让运营商开源节流。
运营商可以活得很好,5G应用才能跑得更快更好。
另外想分享的是,前段时间,我听说一个运营商跟医疗设备的智慧医疗的应用,北京的专家指挥新疆的医生做远程手术。
以前,一个专家需要很麻烦地出差去外地做手术,现在可以并行做5个手术。
假设一个手术能带来5万块的商业收入,这样就可以一天带来25万收入。
这个5G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就很不错,但目前的端到端的时延还无法满足这个商业模式,因此5G和配套基础设施还需要不断完善。
因此,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我们希望大家在今天对5G的发展重视的同时要多一点耐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思考5G时代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怎样改善,否则,运营商没有足够多的收入支持建设,优质的5G网络没法落地,我们畅想的5G未来还只是一个梦。
基础设施不健全,如何部署? 卢旭成: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前提下,如何部署?你们怎么办?等着,还是先小范围试点? 崔凯:我在2006年进入视觉AI行业。
当时,为什么进入到这个行业呢?在2004,2005年的时候,中国的宽带业务开始进入到普及状态,我跟着老板一起迎接宽带业务,开始做视觉AI。
最早的那家公司早就不存在了,成了市场的先烈。
2012年,我创立了智芯原动,认清了一件事情,要做0-1的技术储备,不做0-1的市场推动。
至今,我们始终坚持这个方向。
一方面做技术储备,一方面是靠市场需求引导产品落地,而不做市场的推手。
谢超:这个话题,我有三点分享。
第一点,5G的部署和建设,需要运营商和华为这样的深度服务电信基础设施的企业去解决。
第二点,顺势而为。
要看清楚整个趋势, 5G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成熟,也许5年之后又出现了6G,我们要看清楚这个趋势,不能走到一个极端里。
第三,一定要好用,普适性强。
做场景落地一定要考虑成本,即便5G非常成熟,如果用2G、3G可能一个月5兆的流量就够了,干吗非要用5G?这是成本和效率的底层逻辑。
应龙:就我个人而言,研发可以走在前面,行业应用要降维使用。
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但如果自动技术在矿山,对延时的要求会低一点。
在示范性的道路上、示范性的城市里,自动驾驶可以从5G部署比较好的地方先开始,随着技术产业应用的成熟,可以逐步外延,整个过程是相辅相成、逐步迭代的,步子不要一下子迈得太大。
周明宇:补充一下我的观点。
刚才我期望大家对5G有一些耐心,但我们同样相信5G时代,会有各种大的机会,这些机会将会随着5G网络建设的不通阶段轮番爆发。
因为我们面临未来全球500亿的连接需求,5G+垂直行业这样的概念有很多。
刚开始是高价值场景,比如远程医疗、教育、大型场馆的覆盖等等,就像刚才说的,一个专家同一时间操作5台手术,带来20万的收入,这个场景只需要各地医院之间有5G覆盖即可。
在这些方面,大家能够赚到第一桶金。
再然后是5G+工业互联网、5G+自动驾驶等等。
自动驾驶需要无缝连接,对时延要求非常高,这些应用偏向于爆发在5G建设的中后期。
大家可以不断地挖掘各行业的轮动规律,相信未来的5G建设会让大家的投资带来更大的回报。
(责任编辑: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