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编者按 从去年11月首次“官宣”到确定今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新股上市,仅仅八个月的时间,承担支持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使命的科创板以火箭般的速度破茧而出。
蕴含着改革者的魄力与努力,饱含着市场各方的盼望与期待,更折射着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重任在肩。
全景网特别推出的《科创能见度》栏目,通过监管机构负责人、资深投资人、行业专家等专业人士的讲述,用前沿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态度,带您穿透迷雾,直击科创板本质。
过去20年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众多大型科技企业及互联网企业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抓住了这一轮持续多年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增长红利。
但随着这种红利的逐渐消退,全球的企业开始面临新一轮以科技为核心的竞赛挑战。
智能化、大数据航天及新能源等产业推进,客观上要求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变成科技企业,没有一技之长的企业将彻底被淘汰出局。
正因如此,所有的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一场科技创新的变局。
近日,全景网《科创能见度》栏目对话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
科创企业要如何辨别机会和陷阱?现阶段的科技创新模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科技飞速向前发展,哪些观念已经落后需尽早转变?国内的科创企业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在本次对话中,王煜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解答。
海银资本王煜全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知名风险投资人、资深市场营销和战略投资专家,担任北京信息产业协会 BSS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要聚焦于海外高科技企业投资。
他通过投资实战和全球科技洞察,提出了“美国科技+中国创新+世界市场”的“积木式创新”理论。
未来数据像今天的石油一样 会成为一种资源 全景网:如何辨别科创领域的机会和陷阱? 王煜全:我们一般会说哪个领域有个大潮流,但是潮流也好、机会也好,其实恰恰意味着更快和更猛烈的替代。
如果你不小心站在被替代的地方,结果就会很惨。
只有你是替代者,你才会有很好的将来。
但是到底谁替代谁,我只能大致说一些原则。
比如说,未来的数据会像今天的石油一样,是一种资源。
能够掌握丰富资源的那一方,就有可能用先进技术去结合人工智能,实现对别人的替代。
如果不掌握资源的这些企业,就要很小心,就像现在很多线下零售店,如果本身的数据采集量很小,也不知道周围的环境,现在只有和线上的像阿里京东这样的大企业合作,通过线上线下数据融合来弥补自己短板,否则就会被拥有大量线上数据的零售商替代。
未来科技转化依托科技企业家的系统化工作 全景网:现阶段的科技创新模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您有哪些看好的领域? 王煜全:这是一个科技突破的时代,它最大的突破在于创新模式的突破。
回顾一下,像微软,甚至像苹果这些公司,它们当初成立的时候,都是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个人的发明创造为主。
但是现在,历史已经走过了那个阶段。
现在的科技发明都是依托于高校的,由专业的人(我们称之为“科技企业家”)来实现这些先进科技的产品化,然后把它推向市场,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系统化的工作,这工作的结果就是——现在的科技企业,像井喷一样大量出现在各个领域。
所以我们反而要提醒企业家或者投资人:千万不要只盯着某个领域,很多其它领域,比如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生物技术,大健康,可穿戴等,都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出现,这些技术结合人工智能会更好,但是只有人工智能而不掌握其它先进技术,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扎克伯格一拍脑门就创业的时代已过去 协作极大提升企业成长速度 全景网:您多次提到“范式转移”这个概念,也就是认知模式的改变。
那您认为,我们目前有哪些现象或者产品已在飞速发展,但认知模式还没转变过来? 王煜全:我认为,其实中国可能最重要的是创业观念的转变。
以前我们理解的创业好像是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自己拍脑门有个想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扎克伯格大学的时候,在宿舍里有个想法,做个企业就成功。
其实现在的创业,早就不是那样。
我们把它叫做“积木式创新”——每个人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通过大家的协作让创业企业兴起。
所谓的擅长,不是说你什么都要干。
其实擅长也是要有经验积累的,所以现在你看全球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真正开始创立企业的时候,岁数往往已经比较大了。
而且他们并不是自己从头研发所有一切,他们是基于别人的科研成果,基于和别的科技企业大量协作,从而做出自己的产品。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他创业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全球有大量这样的先进科技企业,它基本上花10年时间才能做出产品。
现在做出科技产品,尤其是全球领先的科技产品,其实越来越难了,因为简单事情早就被做光了。
但是另一方面,再过二三十年时间,这些企业往往就不光做到了全球化,而且能做到全球领先的地步,也就是冲到全球500强甚至很靠前的地步。
现在全球股市里面靠前几位的那些公司,像微软、苹果,都是40多年的历史,亚马逊更年轻,二三十年。
Facebook更年轻,十几年。
那么这些还可以说是互联网公司,其实现在新一代的我们叫硬科技公司,它们兴起来的时候,特征就是它有实体产品。
那么你会发现,以前有实体产品的企业,因为你要设厂,要全球销售,要建销售网络,它的发展周期非常漫长,但现在这些企业们发展的速度一点不比互联网公司慢,也是迅速成长。
你以前很难想象一个26岁的公司去挑战一个六七十岁的巨头,但现在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中国科创企业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未来希望看到更多差异化硬科技企业 全景网:您说过中国制造很有科技含量,但弱在不太会包装讲故事。
国内的科创企业与国外高科技企业相比,还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王煜全:国内的科创企业的劣势,其实坦白讲就是科技含量有很多还是不够高,尤其是这种垄断性的专利比较少。
因为国外大量科技企业,它是从高校获取先进科技的,虽然专利不是它的是属于高校的,但是它用协议的办法,获得的是“高校独家商业权益”的转让。
也就是说,先进科技带来的权益都属于这个企业。
国内很多还是利用开源技术做创新,比如说利用人工智能,利用基因编辑。
为什么叫开源技术?就是你做这个事情,别人可以做同样的事情,虽然都是很高科技的事情,但是差异性不够,这是中国需要加强的,我们希望看到中国更多硬科技企业的崛起。
我觉得科创板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它不再像以前一样追求收入利润了。
因为很多先进的科技企业,它确实在收入利润上不能显现出来,而它又需要股市来帮助他走得更远,长得更大。
但是我认为,光有科创板还不够。
因为全球科技越来越一体化,现在是创新的、全球化的时代。
科创板据说好像有规划,未来也要做到完全的全球开放流通,我认为这个特别重要,我也希望这一天尽早到来。
只有在资本上做到全球的可流通,才会吸引足够多的全球先进科技进入中国。
“独角兽”概念对科技企业成长不利 全景网:您觉得科创板对国内科技独角兽和明星企业的吸引力大不大? 王煜全:我对独角兽这个概念不是很建议,尤其是市场上还没有足够成熟的企业,现在被资本捧得高高的,这是一个很糟糕的局面。
比如,现在有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就被评为了独角兽,因为独角兽会带来额外的收入利润压力,而人工智能现在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市场铺垫阶段,需要扎扎实实做好业务,未来才会有足够好的收入利润,但是因为独角兽的收入利润压力,现在大量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去抢现成的市场。
中国正好有一个现成的市场,就是各种视频监控,因为各地都有强大的需求。
但是其实坦白讲,我认为未来这个市场是完全不可维系的,连现有的这些独角兽们都容不下,更别说还有不断涌入的新进入者了。
所以,独角兽概念其实对这些企业的成长反倒不利。
你给了它一个现实,又没有未来的市场,让它去抢,而同时给它财务压力,让它非抢不可,那对它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而且坦白讲,这也背离了科创板的原则,科创板为什么让这个企业可以不盈利?上市原则就是希望科技企业能走得更长远。
美国的先进科技企业,它也需要至少十年才能推出产品。
中国我也希望有人能够沉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做出全世界最好的东西。
从化学药到生物药 传统医药产业格局将被改写 全景网:您可以再详细跟我们介绍一下生物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吗? 王煜全:干细胞治疗,其实现在国内有不少家在做,包括各种细胞免疫疗法,包括基因治疗,国内都有不少的公司在做。
一方面,全球都呈现井喷的状态,比如说从17年开始,美国FDA批准了CAR-T疗法,就是细胞免疫疗法的一类,今年又批准了基因治疗。
所以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疗法,未来几年里可以迅速上市,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病可以治疗了。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整个产业并不成熟,虽然这些治疗方法已经上市了,但是价钱贵得吓人,比如说今年有一个基因疗法,治疗某种特定的脊髓性的肌肉强直,这种病是会致死的。
这种病的治疗非常有意义,但是现在治疗一次的花费是200万美金,所以基本上是普通人完全不能承受的。
所以生物医疗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认为: 第一,曙光出现。
这些新的工具真的是革命性的,包括基因编辑,包括细胞免疫疗法,而且已经有了实战的效果,因为毕竟有产品上市了,已经获得认可了。
第二,中国在这方面正在拉近和世界的距离,尤其是中国也在大量规范这方面的临床的操作,我觉得这是借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整个医药产业的格局会改写。
以前医药产业是由一堆化学药巨头垄断的,当然这些巨头主要是以欧美企业为主,但是现在进入到生物药的时代,甚至叫“生物治疗”的时代。
也就是说,你去医院,不再只是简单开个药了,而是需要做一系列的操作和大量的治疗操作。
什么叫“个性化治疗”?就是你身上的细胞输出到体外,做一系列处理以后再回输到病人体内。
病人身上自己的细胞回输的话,那对他来说是没有各种排异反应的,效果会最好。
这样的操作其实非常复杂,所以未来大量的这种治疗实际上是操作性的,它就会改变传统医药产业的一切,会有一堆新兴医药巨头的兴起,这些巨头的体量也会大大超过今天的医药巨头。
(文章来源:全景网) (责任编辑:D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