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商标注册-航天科工:以创新驱动中国航天业高质发展-标哩哩商标注册

阅读:162 2019-09-21 20:10:09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科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决策部署,以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指引,建立了“1+N+22”改革政策体系,努力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20年来,航天科工完成了从成立时亏损面一度高达80%,成长为经营业绩跻身央企前10位。

连续12年位居中央企业A级行列,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322位。

2018年营业收入比2012年(下同)累计增长87.3%;利润总额翻一番,累计增长107.4%。

主业集中度由66.7%增至83.6%;新经济收入占比达到40.5%;国际化经营收入增长近2.6倍;跨国经营指数从不到0.2%提升至4.8%。

铸造新利剑:以大国重器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石 航天科工作为承担“强军首责”的军工央企,始终把圆满完成航天防务装备建设任务放在首位,瞄准“实现性能不变成本降低50%以上;成本不变性能提升50%以上”创新目标,狠抓“五个新一代”和“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创新,推动以“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系统与分系统集成化、软件硬件相互渗透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三化”发展,大力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拓展及产品研发,推动科研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新型导弹武器不断涌现、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更加完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科工研制生产的各型装备在演训和国际军事比赛中表现优异,圆满完成一系列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科研任务,掌握了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原创性成果,为国防装备建设提供了众多填补空白、开创先河、满足急需的装备。

伴随着型号装备的换代升级,航天科工初步实现了从单个型号研制向体系化、系列化、实战化发展的重大转型,实现了从交装备到交体系、交能力的战略性重大突破。

在国防装备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背后,是技术的积累沉淀和创新的大胆实践。

2018年,航天科工第五次作为牵头研制单位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桂冠,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一项;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计获得有效专利近2.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4万件,牵头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

目前,航天科工保持着技术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10%的高投入,正在开展数以千计的科技项目攻关,重点加强世界新兴战略科技领域、新型装备和科技前沿技术发展,同时大力开展信息化制造能力建设,推动产品设计、生产、试验等关键环节向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转型,加快步入历史发展新阶段。

培育新动能:以商业航天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之一,航天科工主动为建设航天强国添砖加瓦、立柱架梁,不仅全面完成所承担的国家级航天工程相关任务,而且敢于担当、举起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创新大旗,携手各方共创商业航天发展新高度。

2019年,航天科工自主研制的500吨级推力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一级,减装药状态)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高质量比固体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快舟一号甲圆满完成了3次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创造了国内固体火箭入轨精度新纪录;2018年底,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成功发射并开展在轨试验,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快舟火箭,成为我国商业发射的新名片,而创新正是推动“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勇于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以商业航天为特色的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获批建设。

涵养新业态:以工业互联网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底盘 早在2009年,中国航天科工李伯虎院士就在国际上提出了“云制造”理念。

2015年6月15日,中国航天科工倾力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正式上线。

4年多来,航天云网通过不断创新迭代,确立了工业互联网空间+云制造支持系统(INDICS+CMSS)的核心架构,采用“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的业务界面提供用户服务,为新一轮生产方式变革、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承担了应有之义。

作为我国唯一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国际云平台实现7种国外语言环境的上线运行,为各类企业用户提供普惠的免费服务与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并在全国“七个区域九个城市”推进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落地。

目前,航天云网已形成数十个柔性化生产协同制造及智能化改造应用实践案例,促进了工业服务、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的社会化集成共享、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

其中,“常州模式”是建设工业互联网生态的成功实践。

常州市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以航天云网为基础平台,实现了84.9%规模以上企业上云,使得常州市制造企业形成整体资源对外接单能力,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促进设备均衡利用等。

同时,围绕工业互联网汇聚了一大批企业,比如线上线下服务商、合作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业APP提供商等,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同时,中国航天科工还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

航天科工还与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工业生态系统。

(以上稿件为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深化改革添活力砥砺奋进新时代”媒体通气会上的发言,未经本人确认) (责任编辑:DF406)。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