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原标题:江苏自贸区的第101天,重磅来袭 12月10日,江苏自贸区落地的第101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今年8月,江苏自贸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这119.97平方公里土地,顿时成为江苏热度最高的地区。
江苏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涵盖三个片区:南京片区39.55平方公里,苏州片区60.15平方公里(含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5.28平方公里),连云港片区20.27平方公里(含连云港综合保税区2.44平方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市政府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建设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一区四高地”功能定位,一口气推出143项差异化的制度创新举措。
全国自贸区已有18家,竞争日趋白热化之下,苏州片区如何脱颖而出,探路在前?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表示,苏州片区必须更加凸显自身定位。
为此,主要做好两项工作:创新要更加超前,特色要更加鲜明。
“苏州自贸片区《实施方案》是一份细化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充分体现苏州的”国际视野“”标杆精神“和务实作风。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苏州市市长李亚平说,希望经过3至5年的改革和创新探索,显著提升汇聚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竞争的能力,将苏州片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区。
看点前瞻 143项举措聚焦制度创新,打造开放“苗圃”; 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自贸区的事在自贸区就能办; 9大联动创新区共享红利; 财政安排50个亿,真金白银支持自贸区。
创新、特色如何更超前、更鲜明?一起来看具体方案! 确立一个功能定位 《实施方案》明确将片区打造为“一区四高地”,即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
体现三大鲜明特色 苏州片区将坚持差异化探索,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家级开发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区叠加联动优势,着力构筑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改革开放高地。
01中新合作特色 《实施方案》明确将发挥中新合作优势,更加全面充分借鉴新加坡经验,率先落实中新自贸升级议定书成果,更高标准对接国际规则,形成特有优势。
02产业升级特色 着眼片区产业发展基础,突出自主可控,切实完善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制度设计,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群“两群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
03开放创新特色 传承苏州开放基础扎实、创新底蕴深厚的良好基因,更大力度汇聚国际创新资源要素,完善本土创新与离岸创新融合互动,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与更高层次创新协调发展,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聚焦四大任务举措 《实施方案》将推出四大方面、143项差异化的制度创新举措。
01更高水平推进双向开放 扩大投资自由,放宽市场准入,推进金融等各领域对外开放。
深化境外投资合作,推动实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提升贸易自由化水平,创新国际物流模式,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
积极投身“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境内外合作园区,输出园区经验、园区品牌。
02更高层次推进开放创新 打造开放型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中新科技合作,建设国际合作创新园区、海外创新机构,积极争取在优势领域构筑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金融与科技双向融合。
优化人才引进和服务体系,建设国际化创新人才高地。
03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 实施自主可控技术攻坚行动,绘制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图谱、技术图谱、人才图谱,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化中新现代服务业合作,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实施重大外资项目“直通车”制度。
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创新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及监管模式,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
04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新加坡先进经验,持续精简企业办事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公共服务供给。
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
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完善“一网通办”框架体系。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容错纠错机制。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的发布将进一步强化苏州自贸片区对创新资源的“磁吸”能力。
日前,全球知名医药企业大冢集团新的销售中心落户苏州自贸片区。
今年是外资药企重新调整在华事业战略布局的关键时刻。
“苏州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商贸环境,在园区发展十多年,我们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借苏州自贸片区的东风,我们更有信心扎根这里。
”对于未来的发展,大冢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桥慎充满期待。
目前,公司新的销售中心筹建顺利推进,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创新药物及技术将被引进来,造福更多病患。
同时,苏州还研究制定《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
《工作意见》分为加大改革自主权、推动开放创新、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创新人才服务、拓展发展空间、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强化制度保障等7个部分、35项措施,主要聚焦管理权限、资金支持、人才吸引、土地规划等方面。
01 鼓励片区先行先试 支持片区探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优化,片区需要的市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授权或委托片区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支持向省级层面争取扩大授权; 按照“政策从优、普遍适用”原则,市级出台的重大改革举措,片区可优先开展试点; 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片区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化“一网通办”; 用好容错免责机制,对片区建设推进、先行先试产生的失误,按规定予以免责或从宽处理。
02 真金白银支持力度大 建立苏州片区专项发展资金,市级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统筹用于片区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壮大前沿产业和引进高端人才。
加大政府债券发行支持力度,对片区管委会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新增债券需求予以优先支持。
市区新增债券限额优先支持片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建设。
03 突出中新合作特色 发挥工业园区中新合作特色,首次提出深化中新金融领域合作,鼓励在片区内新设中新合资法人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中新双方金融机构在两地互设。
提升片区在中新跨境资本融通方面的证券化水平,支持企业到新加坡发行债券、房地产信托基金等直接融资产品。
结合苏州发展离岸转口贸易的需求,首次提出支持商业银行对离岸转口贸易进行真实性核查的政策,这将加速离岸贸易在片区内集聚发展,提升离岸贸易真实性、合法性。
04 加快创新要素向片区集聚 支持国际一流大学、大院大所等创新机构在片区布局。
支持在片区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关键功能性支撑平台,引导相关领域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国际标准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计量测试平台等向片区集聚。
支持片区建设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海外人才引进和交流、职称评审、用人机制、人才培养扶持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海外人才、高层次人才向片区集聚。
05 强化苏州各区域联动发展 依托苏州国家级开发区,创建若干个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下放特色改革领域相关管理权; 联动创新区内科技园区可增挂苏州片区科技园牌子,支持片区与联动创新区之间试行建立统计指标、财税等分享机制; 将片区邻近区域拓展为苏州片区联动发展区,按照“优地优用”原则,优先保障用地空间指标; 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深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
《总体方案》要求,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努力建成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苏州市级层面将如何发挥自贸片区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对此,苏州市商务局局长方文浜介绍了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
苏州将在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同步建设9个联动创新区,囊括苏州大市范围内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放眼开来,“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自贸试验区,奋力走在全国自贸区建设的前列”,是江苏自贸区设立之初定下的目标。
过去100天,江苏自贸区经历了什么? 一组数据看过来: 江苏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5942家,同比增长超过45%。
其中外资企业69家,实际利用外资3.84亿美元。
揭牌以来接洽产业项目500余个,特别是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引进高质量产业项目。
贸易创新、金融服务、平台载体等方面更是多点开花! 不得不提的还是苏州片区。
9月1日以来,苏州片区日均企业注册数量同比上升48%,科技研发项目、商业服务项目、高端制造项目占比超过75%,新增合同外资金额超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2亿美元,赛诺菲中国生物医学研究院、飞利浦全球企业服务中心、松下空调销售总部、法国哈金森亚洲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项目开工开业,充分显示了海内外投资者看好苏州片区的坚定信心。
加强制度创新,服务产业发展。
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领域:试点打造全国首家保税检测集聚区,完成全国首票保税检测外发试点业务。
推出“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新模式,金融机构将企业海关信用信息纳入信贷分析池,授信资金近6亿元,直接缓解近50家进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实行“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提升物流效率6小时以上,降低物流成本15%-25%。
支持企业发展“中欧卡航”,填补了园区公路国际运输服务空白。
实行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提升进口通关效率,加快了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与上市速度。
优化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工作“单一窗口”模式,实现了同时申报、同步办理、全程网上审批。
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使用审核便利化试点成功扩面,37家银行和72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其中56家企业已开展试点业务,累计发生试点业务支付金额34.71亿元。
推出“绿色智造贷”金融产品,将制造业企业绿色、智能技改扶持机制由事后按投资比例补贴调整为事前融资息费补贴,每家企业年均节约融资成本约50万元。
在产业创新领域:创新科技资金“拨投结合”“投贷联动”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上市企业专项培育行动,2019年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申报981家,较去年同比增长92.7%,目前共培育各级高成长性企业8家(5家已上市)、准高成长性企业33家(5家已上市)、瞪羚企业369家。
成立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重点产业,一站式提供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维权、保护协作、导航运营四大领域服务。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持续推动“三减一优”改革,编制企业(项目)、自然人政务服务全景化事项清单,单事项办理的时限压缩35%、材料压缩14%、环节压缩33%。
在江苏省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本级事项全覆盖,率先试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容缺审批改革,首创企业登记住所信息联网查验制度。
成立高层次和国际化人才服务中心,将A类外国高端人才的工作许可办理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日,符合条件的实施现场“秒批”。
在事中事后监管领域:制定并落实《市场监管领域(食品安全稽查)执法容错容缺规定》和《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适用免予处罚执法监管事项清单(76项)》,明确食品安全稽查容错容缺的适用情形、认定程序、认定处理和责任机制,使执法工作既不逾越法律底线,又在管理上为相对人松绑。
(责任编辑:DF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