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原标题:料酒新团标落地,能否结束行业野蛮生长 过于宽泛的行业标准让国内料酒行业发展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12月12日中国酒业协会推动的《谷物酿造料酒》新团体标准及证明商标正式落地,中酒协希望以商标的形式与廉价的“配制”产品产生区隔,而后者一直也是料酒行业的一块心病。
而在业内看来,新团标的落地也或推动料酒行业新一轮整合,结束国内千家中小料酒企业鱼龙混杂的市场格局。
据了解,我国调味品市场的需求量每年在1500万吨左右,其中料酒和黄酒的需求量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在调味品中,料酒的地位仅次于酱油。
但此前国内使用的料酒标准却是2007年7月实施的《调味料酒》行业标准,但这一标准对料酒的定义过于宽泛,导致料酒行业发展面临困扰。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前的标准对料酒的界定很宽泛,导致行业门槛很低,不利于行业健康竞争,而标准缺失和落后也拖累了行业发展,导致行业集中度偏低,厂家良莠不齐,价格工艺混乱、产品五花八门。
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售料酒分为三类,分别为食用酒精添加食用盐、焦糖色的配制料酒;部分食用酒精、部分酿造黄酒添加食用盐的配制料酒和酿造黄酒添加植物香辛料和食用盐的酿造料酒。
这三种料酒的生产方式和成本完全不同,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别。
第一财经记者在多家北京超市看到,其料酒大多都有十几个品牌,大都以料酒二字作为主要标识,但配制产品不在少数,有些配制产品也借助概念模糊其配制身份,比如某款老字号料酒产品以“精制料酒”为名,但配料表上也明确包含食用酒精和谷氨酸钠(味精),消费者仅通过标签很难分辨。
“配制料酒问题多多。
”有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比如一些生产商以食用酒精+水稀释达到酒精度10度的要求,而其中氨基酸态氮则通过谷氨酸钠替代,但这样的成本并不低,一些不法生产商甚至降低酒精度,以尿素代替谷氨酸钠,而低成本的配制料酒,部分产品成本甚至低于1公斤1元,但消费者并没有能力辨别。
“新的团标拉高了料酒行业的门槛”中国酒业协会酿造料酒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教授毛健表示,根据新的料酒团体标准,料酒的基酒应为以谷物作为主要原料,经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酿造酒,并且酒龄超过3年,生产企业谷物酿造料酒成品酒年生产能力原则上应不低于5000吨。
当天中酒协公布了第一批可以使用谷物酿造料酒证明商标的企业名单,并公布了严格的审核流程以及管理措施,其中提出申请的企业必须具备规定的条件,使用标识的产品也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并接受中酒协不定期检测。
在宋书玉看来,证明商标的落地也可以有效解决消费者对料酒的认知不足,改善目前料酒消费市场概念混淆的现状。
在业内看来,《谷物酿造料酒》新团体标准在2019年4月1日公布,但因为团体标准虽然没有强制性,在市场上未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证明商标的启用,则意味着料酒新团标正式落地,并有望推动行业发生变化。
而毛健也透露,目前料酒新团体标准只是第一步,中酒协正在推动原有2007年行业标准的修改。
中酒协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料酒的静态市场规模在70亿-80亿元,但远期或增长至400亿元左右,但目前国内的千家料酒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前五名的企业市占率不过17%,其中龙头企业老恒和酿造约占8%,随后的王致和和老才臣、恒顺醋业等规模分别在3.5%到1.7%不等。
老恒和(02226.HK)2019年半年报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约为1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料酒占公司收入的70.3%。
“此前行业集中度偏低,有很多历史原因,比如消费者对料酒认知有限,在新团标出台后,有利于推动市场向优质产品和品牌集中。
”在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盛明健看来,随着新团标和证明商标的落地,料酒行业的发展将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也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恒顺醋业总经理聂旭东则认为,从料酒行业的市场情况看,酿造料酒产品增速非常快,尤其是目前中央厨房+门店的餐饮模式正推动酿造料酒的市场需求快速上升。
而料酒新团标的落地将有利于推动料酒行业的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
(责任编辑:DF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