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众人拾柴火焰高——天津借京津冀协同助力产业升级转型-标哩哩商标注册

阅读:335 2019-02-22 20:10:07

班车货车不息,人流来来往往。

春节过去不久,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京滨工业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从园区正门走入,向左不远便能看到一栋灰色建筑,这是北京瑞森同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天津设立的智能制造工厂,一旁的工人正加紧将货物装车运走。

谈起京津冀协同,作为瑞森同升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的李阳很是兴奋:“公司便是跟随京津冀协同的脚步成长起来的。

” 生产大型工程机械配套装备需要土地、环评、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在北京拥有研发部门却难以落地生产,公司曾经的处境令李阳等人头痛不已。

京津冀协同发展打开了一条跨区域联动的路子。

“研发、制造、精加工,京津冀三地不同的区位优势让我们能够不拘泥于全部流程在一地实现,这有赖于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打通。

” 有李阳一样感想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坤宇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而卓朗科技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

“正是京津冀协同,给我们带来了广阔的三地市场。

”张坤宇告诉记者,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软件服务、云计算为主业的公司在全国的业务高速拓展,但由于三地协同的叠加效应,京津冀业务占比不降反增。

张坤宇展示了一幅企业业绩增长的曲线图,在2014年处有明显的“上跳”。

“这就是京津冀协同效果最好的说明。

”张坤宇说。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教授周立群告诉记者,与2010年-2013年相比,近几年间津冀从北京引入专利规模扩大了近三倍。

“这意味着从单纯要企业、要税收,真正走向了要产业、要科技成果的引入与转化。

”周立群说。

对此,李阳感触颇深:“之前在北京,大企业聚集,中小企业错位竞争空间小,生产也受限制。

公司将智能制造工厂落地天津后,突破了生产瓶颈,完成了成果转化,企业营业额得到了很大提高。

”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10月份,北京企业在津累计投资金额3590.54亿元,占外省市在津投资额的38.9%,占比为各省市最高。

天津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2016年-2018年上半年,北京来津经营(或在津投资)企业8116家,并呈现区域聚集化、行业高端化特征,涵盖17个行业大类。

“其中服务业行业13个,现代服务业数量居多,主要集中在科技和商务服务业。

”该负责人说。

培养企业如同栽培大树,引来了好的树种,也需要适宜的条件。

为了使引来的企业扎根,天津在“培土”方面下了大力气。

施支持创新的肥。

产学研结合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实实在在的基础,为此天津引入了中科院计算所天津分所、京津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落户。

建立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测试检测、技术解决方案等创新活动。

截至2018年底,天津市国家级科研院所及产业化基地达到169家。

浇试点突破的水。

升级转型就是敢试水敢突破,对此天津没有畏首畏尾。

天津自贸试验区90项改革任务和两批175项制度创新基本完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5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试验区深改方案获国家批复,128项任务已完成77项;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台了“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48条政策”等一系列政策,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曙光计算机等领军项目纷纷落户。

除体制积弊的草。

营商环境已成为三地产业协同的关键词之一,打通体制机制壁垒,构筑价值的高地。

借助“重力势能”,经济活水便会自然流淌。

天津港口岸降费提效治乱出清;全市金融创新产品超200项,融资租赁全国领先;“放管服”与“一制三化”改革持续推进;“海河英才”助力人才自由流动。

“加强陆港间新型转关通关模式合作,建立跨境电商孵化器,强化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合作应用……”周立群认为,依托京津冀协同,三地在产业合作方面仍有不断深掘的空间与潜力。

(文章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DF314)。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