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商标注册-福建“两会”观察:看2020 福建科技创新在加速-标哩哩商标注册

阅读:269 2020-01-13 20:10:08

原标题:福建“两会”观察:看2020,福建科技创新在加速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

”“无论是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是加速新兴产业成长壮大,都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在1月10日-1月15日举行的福建省两会上,科技创新发展成关键热词。

2020年,时值5G商用攻坚发展年,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成为今年福建省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福建如何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值得关注。

科技创新绘制经济发展蓝图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科技创新”一词成为今年福建两会被热议的高频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代表们表示,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更加通畅的产学研链条,必将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实现优势互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坚持创新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对于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福建省14项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翻番,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1件、增长13.9%。

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器件等4家省创新实验室和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在高技术企业发展方面,福建省大力培育“双高”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企业超过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0家。

同时,福建省的新兴产业也在加速成长。

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等4个集群入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5400亿元、增长25%。

此外,2019年,5G商用正式启动,物联网产业产值超千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约1.7万亿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

5G技术引领新一轮发展 “福建明年要布局1万个5G基站,加快5G商用的部署。

” “福建要加快推动5G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助推产业升级。

”…… “5G”在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10日下午分组讨论会上成为了高频词汇。

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金兴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5G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他表示,“福建电信2019年建成750个5G基站,覆盖福州、厦门、泉州和部分地市的重点领域,大部分属于行业应用领域,这远还不够。

今年福建将要建成的1万个5G基站将覆盖到地市和县城城区和重点乡镇,投资将近50亿元。

” 同时,高金兴还表示,“福建电信目前已有50多项的5G应用。

例如福建电信与厦门眼科医院合作,一个眼科的手术就是采用5G的技术。

” 据了解,2019年,福建对外发布的《福建省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指出,到2022年,福建5G产值规模超3000亿元。

高金兴则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心和支持5G的发展,使产业不断升级,推动新福建更快更高质量发展。

在提案中,高金兴建议,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5G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基础建设,应用培育,产业融合等,构建5G产业生态,壮大5G产业规模,切实把福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5G创新发展高地。

福建省政协委员、嘉泰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亚帅在发言中不失幽默地说,“5G+区块链技术,大家谈的都很高大上,虽然来自基层的委员,但是,5G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

” 苏亚帅说,面对泉州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前几年,公司就开始引入5G技术应用,引领新一轮发展。

针对5G通讯所需要新型特种材料精密加工所需,设立产业基地,利用我们的技术和产能优势搭建平台,吸引了国际一流企业来投资共建,增加了产值、扩大了收益。

转型升级打好创新组合拳 福建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和激励力度,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创新能力结构不合理、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

为此,各大代表积极献言。

“福建要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就要补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短板。

”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坤明认为,在对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资金补助上,不能“撒胡椒面”,要突出重点,向瞄准世界行业尖端技术的企业倾斜。

“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相关创新和服务资源分散,也存在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不多的问题。

”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科协副主席杨江帆建议,要集聚高校、企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全省机器人创新与服务综合基地,吸引高端人才进中心、进实验室、当学科带头人,形成高校机器人学科共享的教学中心。

福建省政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方说,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存在经济压力和人才缺乏等问题。

她建议,对已建的科技创新基地,实施采购科研仪器设备免税政策,构建新型人事管理制度,让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创新实验室要与企业高效互动,可建立产业问题反馈及创新成果展示公众平台,保证信息及时收集与传递。

(责任编辑:DF529)。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