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保护产权必须坚定不移,对侵权行为要依法惩处 。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去年9月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指出,未来35年中国经济将完成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两次转型,将全面建成制造业强国、服务经济强国和知识经济强国。
实际上,中国制造业的“腾笼换鸟”、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培育,都意味着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在这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当仁不让的基础所在。
这几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一直在稳步向前。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8年知识产权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达到74.0%,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7.7万件,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超过350亿美元。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正形成“强保护”、“效率”、“质量”等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历届两会关注热点之一。
尤其是随着新经济、新领域的不断诞生,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持续完善。
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就如何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言,提出中国应成立跨部门的协调小组,进行统筹安排,推进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立法进程;同时,应将知识产权国际通行规则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优势有机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规范恶意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企业字号的建议,当下,境内外与格力电器无关、却冠以“格力”字号的企业,多达近百个,如“XX正品格力电器有限公司”、“XX金品格力电器有限公司”、“格力小家电XX股份有限公司”等。
她指出这一现象在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极易引起消费者误认误购,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代表委员关于在互联网领域、制造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指向近年来业界、知识界和法律界热议的“知识产权流氓”现象。
可以说,“知识产权流氓”不仅存在,而且还在产生新变种、新问题。
最为直观的现象是,近年来在电商界,将各个行业的营销宣传通用词、描述词注册为商标,滥用“通知-删除”原则展开侵权投诉,以此来要挟商家出钱私了,成为一大黑色利益链。
在传统制造业,通过挖走竞争对手核心技术人员,仿冒抄袭其专利技术,形成所谓的新专利,并利用现有专利等级制度所存在的某些盲区进行抢注,进而反过来控诉被抄袭专利的企业“侵权”,此类专利诉讼官司也屡见不鲜。
面对层出不穷的知识产权被侵权现象,加大其保护力度需推动模式创新,尤其是对一些打着知识产权名义、侵蚀知识产权保护根基的新型案例,更需要司法部门等加以研究并出台应对之策。
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就表示,知识产权滥用将成反垄断执法新目标。
可以说,在商标注册上打擦边球、仿冒专利、恶意诉讼等行为,正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阻碍因素。
因此,通过反垄断法等法规,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进行规制,使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不偏离应有轨道,避免对“知识产权”滥用而沦为破坏公平竞争的工具,也就应该成为接下来知识产权法治化建设的重心。
两会作为全国代表委员集思广益、献言献策的重要平台,其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意见、建议,也应被有关部门听取、吸纳,从而加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变革与创新进程。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责任编辑:DF378)。